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5日 星期五

    天山深处

    作者:亚楠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5日 15版)

        来到天山深处的琼库斯台村,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她的宁静、悠远和古朴。

     

        早在西汉年间,作为乌孙人的游牧地,特克斯河流域曾经幅员辽阔,国泰民安,整个社会繁荣昌盛,这为乌孙国称雄西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溯河而上,它的腹地琼库斯台草原,物华天宝,水草丰茂。或许就因为地理环境和某些历史缘由,游牧至此的哈萨克人被琼库斯台优美的环境所吸引,他们停了下来,在这片宁静的高山草原就地取材,用结实耐用的松树建造起一座座木屋,从此告别毡房,也告别了颠沛不安的游牧生活。

     

        琼库斯台,哈萨克语意为大平台子。这里四面环山,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河从中蜿蜒穿过。南部山峰终年积雪,远远望去,银光闪耀,仿佛沉思的智者。而山坡上,芳草绵延百里,群山逶迤,森林密布。进入谷底,只见成群的野鸽子自由自在,安享悠闲的时光。凉风习习,溪水潺潺,各种不知名的山花迎风摇曳,使这大山怀抱里的小村庄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到了傍晚,夕阳映照在松林里,静默中的簌簌声,把虚实相间的美感缓缓放大,让整个琼库斯台沐浴在神圣的柔光中。在花楸树清癯的目光中,那些辛勤劳作的人,那些苍鹰、雪豹和盘羊,坚守在各自的领地上;红桦林的梦,循着鹰的翅膀攀升,就像一群火鸟飞入天堂;一大片雪岭云杉在高处静静守望,仿佛在执着地等待还乡的游子……这流动中的宁静,这光明里的安详,深深地打动了我。

     

        关于琼库斯台,仅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这里,人们与大自然和睦相处,淳朴善良是其本色。无论大人还是小孩,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真,是美,是山花般自由舒展的情怀,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对故乡山水的守望、眷恋和珍惜。过去由于交通不便,牧民家庭的畜产品基本上自产自销。白天,男人们出门放牧牛羊,秋季把收割的牧草运回家确保牲畜安全过冬;而女人们则除了日常挤牛奶和操劳家人一日三餐外,还要酿制马奶饮料,并把每年剪下来的羊毛擀成花毡——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缓慢、惬意,省去了逐水草而居的坎坷与艰辛。到了夜晚,村里的年轻人会弹起冬不拉,以此消解内心的苍凉、忧愁和迷茫。

     

        就在这清风中尽享美、澄澈与安宁吧。徜徉在青山绿水间,心绪自由舒展,聆听大自然的教诲,从库尔代河奔驰的涛声里听到辽阔,听到深沉和悠远……还有什么能够抚慰人类日益喧嚣、冷漠的灵魂?我想,这个答案也许就隐藏在琼库斯台静穆的水光山色中。

     

        黄昏降临了,疏影横斜,水波荡漾。在动与静、明与暗的交相辉映下,整个琼库斯台村都沉浸在诗一般朦胧的意境里。我忽然想起了那首人们最爱唱的哈萨克歌曲《故乡》来:

     

        谁不热爱自己的故乡——母亲,

     

        总让人思念让人难以忘怀。

     

        我的故乡你常引起我的回忆,

     

        游子思乡情绪越来越深长。

     

        …………

     

        雪山、松林映在蓝天白云中,

     

        座座毡房撒在翠绿色的草原上。

     

        就算我流浪天涯海角,仍怀念故乡,

     

        故乡的名字使我骄傲,常给我力量!

     

        在冬不拉深沉、忧伤的旋律中,我面对群山,静静体会那隐于时光深处辽阔的美,以及由此而生发的诗意和乡愁。是的,倘若我们读懂了琼库斯台,也就读懂了一片叶对根的眷恋。

     

        (作者:亚楠)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