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4日 星期四

    这一“路”风景正好

    作者:郑晋鸣 金梦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4日 01版)

        【一带一路·合作共赢】

     

        在江苏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身着印有“中哈物流”字样的藏蓝色工作服的哈萨克斯坦籍小伙丹尼亚尔穿梭于集装箱之间,在火车发车前对相关货物的资料进行审核。这位25岁的年轻人,在连云港港口工作已经两年。在中哈物流基地,丹尼亚尔主要负责对接海外客户和中国国境以外的铁路运送事务,从日本韩国过来的箱子,在连云港中转后,通过中亚、中欧铁路,驶向哈国等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作为中哈两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首个实体平台,中哈物流基地是哈萨克斯坦在中国投资最大的物流项目。2014年5月19日,上合组织峰会期间,在习近平主席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共同见证下,哈国铁与连云港港口集团合作成立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连云港连接南北,沟通中西,是中亚国家向东最便捷的出海口,也是日韩货物进人中亚乃至欧洲的最佳中转地。中哈物流基地一头连接着哈萨克斯坦,另一头,连接着中、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哈萨克斯坦需要的汽车配件、电子产品等,哈萨克斯坦的矿产、棉花、小麦等都在这里中转集散,源源不断地相互往来。

     

        哈萨克斯坦作为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家,农业和畜牧业非常发达,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急切寻求东向出海口。今年2月,来自哈萨克斯坦装有720吨小麦的火车首次从中国过境发往东南亚市场,标志着中哈粮食过境安全大通道的正式打通。“看着自己家乡的粮食经过我工作的地方走向世界,我真的很自豪。”丹尼亚尔说。

     

        “中亚、中欧班列相继开通后,每周有两列列车从中哈物流基地出发,6天就能抵达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公司总经理刘斌告诉记者,列车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位居同类班列之首。从连云港至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全程11000公里,运输时间仅需要12天,是海运运输时间的四分之一。

     

        物流服务体系的完善提升,为中亚、中欧国际班列的稳步运营增添了“底气”。刘斌说,港口自主研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让中哈物流基地和集装箱码头实现了数据交互、场站和码头无缝对接。目前,进出基地的集装箱已经实现分流、放行的“零待时”,减少了作业环节,缩短了作业时间。

     

        在中哈物流基地的背后,规模更大的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已初具规模,成为连云港港口、物流、产业和城市联动发展的全新载体。中哈合作项目二期项目中的铁路装卸场站、保税仓库、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三个重点项目,正在上合组织物流园内与哈国加速推进合作建设。

     

        满载海内外物品的车队缓缓驶入连云港保税物流中心广阔的堆场,等待进行保税存储、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配送、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作为苏北首个保税物流中心,连云港保税物流中心利用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的平台优势,已有15家以上的企业在此开展保税业务。一些附加值高、辐射面广的项目在园区内形成产业链。2016年,保税中心完成监管进出库货运量107万吨,集装箱进出5490标箱,监管货值6.98亿美元。

     

        港口敞开连云港对外开放的怀抱,铁路串连起这座城市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紧密联系。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连云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双向开放门户和陆海交汇枢纽作用正在不断彰显。“我们要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同亚欧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吸引周边国家的更多企业将连云港作为首选出海口,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有机串连起来,不断扩大自己的国际‘朋友圈’。”连云港市委书记杨省世说。

     

        (作者:郑晋鸣 金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