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我在赴美交流期间,专程参观了大约十多所博物馆,它们既有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华盛顿的弗利尔和塞克勒美术馆、华盛顿国家画廊等全球闻名的顶级大馆,也包括校园内的高校博物馆。
这些大博物馆早已建立官方网站,架构大致类似,除了场馆、展览信息、展期、客服等功能板块外,均有馆藏(collection)板块,这一板块向公众免费开放了部分或全部藏品的数据,包括高清图片、藏品信息,在某些重要藏品的页面中还能链接到对该藏品的学术研究资讯。其中一些官网馆藏板块还有搜索引擎,便于用户自行搜索藏品,并提供特定清晰度的藏品图片下载。这种馆藏板块是博物馆、美术馆馆藏较为完整的开放型数字化数据库,建立开放数据库也是对藏品数字化管理和利用的基础工作。
到目前为止,开放性最强、数据最为完善的数字化数据库应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17年2月7日,该博物馆已将37.5万件公共版权艺术作品免费向公众开放下载。这是博物馆、美术馆资源开放型数字化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值得一提的是,大英博物馆也开放藏品图片的检索与下载,但是图像大小、清晰度、质量相对较低,难以满足一些专业性受众的研究性需要。
除了大学博物馆之外,其他大型博物馆、美术馆基本上在开设官方网站的同时,还开发了运行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官方应用。从应用的基本功能来讲,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参观导览。但在如何提升观众的观展体验上,各大博物馆则拉开了差距。例如华盛顿国家画廊的导览应用Your Art和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应用Guggenheim,二者的导览功能都非常好用。前者可以查询基本内容,如场馆布局、展览位置、作品位置,还可以通过输入博物馆现场展品编号搜索艺术作品、艺术家、背景文化等更深入的信息。而后者在满足前者功能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灵活可选的语音导览功能,让观众在看展过程中眼睛专注于作品,耳朵用来接收作品的背景信息。目前,经过多轮更新升级,这两款应用都具备了作品定位、语音导览以及多种途径查询作品等功能。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官方应用MoMA Art Lab则突破了传统功能的思维架构,不再仅仅是导览和查询,它利用移动智能终端丰富的可操作性,加入了观众与作品的交互功能。观众在参观展览的同时,也可与抽象主义大师交流,创作自己的抽象艺术作品。
在观众与应用的交互性上,最具创新的是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官方应用Art Lens,除了上述传统观展应用的功能之外,它以受众在场馆的参观体验为中心,可能是最早的使用增强现实概念与技术的博物馆、美术馆官方应用。观众在现场可以持移动终端(主要是iSO平台的iPad设备),用摄像头拍摄场馆展品的同时,在设备屏幕上会自动加载关于该件作品的信息。例如用设备拍摄某幅绘画作品时,Art Lens会识别出该幅作品,同时还会在屏幕上生成对作品的分析,如构图、色彩、作品背景、艺术家背景等。观众可以用手点击这些分布在屏幕上的信息提示,从而打开该提示下的更多内容。这种交互模式大大加强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联系,打破了传统观展的沉闷,给参观过程带来许多乐趣。
随着国内技术的提升以及大众观展需求的提高,人们对博物馆、美术馆数字化的需求可以说已成为文化刚需。而藏品数字化应用的开发本身对博物馆、美术馆来说也具有深刻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宣传展馆的平台,还可以形成一种展览文化。在观展成为一种文化和时尚之后,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文化、历史与教育价值。
(作者:周天宇 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