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7日 星期四

    未来型大学,造就怎样的师生

    作者:邹广严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7日 14版)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教改透视】

     

        编者按:技术革命引发产业变革,产业变革引发人才市场变化,人才市场变化不断给教育提出新问题。这一方面是技术革命给教育提出的难题,另一方面也是给教育提供的发展空间。未来教育怎样办?我们应该未雨绸缪。

     

        为了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全世界都在积极行动。我们提出了“互联网+”的思路,包括“互联网+教育”。“中国制造2025”、《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相继发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发布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对未来教育提出设想和指南。

     

        2030年的教育是什么?就是未来教育。

     

        中国教育要走在前沿,就要求我们要建设“未来型大学”,造就“未来型教师”,培养“未来型学生”。

     

    1.建设“未来型大学”

     

        “未来型大学”究竟什么样?

     

        《面向2030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对未来教育的畅想是:开放的教育、适合的教育、人本的教育、平等的教育、可持续的教育。归纳一下,未来的大学可能要具备这样几个特点:

     

        开放性、多样性、公平性。未来的大学没有所谓的“围墙”,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界限,打破了学习群体的界限。因为互联网已经使全球大多数人实现了互联互通;上课多样、毕业多样、学习多样,未来的学生毕业要求可能是文凭变课程证书,因为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学习,为了达到某些能力目标而学习。未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了,全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都可以通用,教育的公平性就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学校、老师都以关爱学生为第一要务,为学生的成长全身心投入。

     

        学校将成为一个学习中心、实验中心。其一,学校向学生提供讨论的场所:学生在家利用网络学习,到学校进行交流讨论;其二,学校向学生提供实验的场所。因为只有网络学习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实验室,由学生进行实验性、体验式学习;其三,学校要向学生提供校本教育资源。网上的资源有的来自外校,有的来自外地,有的来自外国,但是每一所学校自己还是要提供独具特色的校本教育资源;其四,学校要提供成长的师资——新技术发展了,教师不能少,教师的责任更重,成长的导师不能少;其五,学校要提供智能化的环境,网络建设、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快。

     

        要培养“未来型学生”,必须要建“未来型学校”。当然这有一个过程,“未来型学校”不是一蹴而就,现在我们着手做这件事,眼睛要盯着未来,眼光要放长远。

     

        “未来的课程”是建设“未来型大学”的重要方面。“未来的课程”可能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跨界、跨学科的。因为未来不同行业领域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捏合”下彼此联系越发紧密,产业发展本身就呈现出“跨界化”趋势。二是深度整合的。因为未来学生的学习是有碎片化趋势的,需要整合。三是检验评价的方法可能不只是考试,评价的标准关键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未来的课程体系可能被打破。现在是每个专业必须要有课程体系,而且按教育部的要求必须要规范化,对专业核心课程还有明确要求。但是将来的课程会不会被打破?例如,我们要培养某一方面的人才,可能将有关的知识点整理开发。以电子商务为例,需要计算机、商务、设计、广告等若干方面的知识点,假设245个知识点组成了电子商务的整个知识点系统,学生学完了这些知识点,教师再进行检验评价。课程界限也由此打破,知识板块凸显重要。比如,文传学院的广告知识点,计科学院的网页设计知识点,工商学院的市场营销知识点等,这些知识点整合就可能形成了新的电子商务知识板块。

     

        毕业方式有可能改变。按照学分制,现在的学生要完成180学分才能毕业。将来有没有可能出现学生的某门课是哈佛毕业,某门课是耶鲁毕业,某门课是清华毕业,某门课是锦城毕业?有了十几门课的组合能不能找到工作?用人单位说“行啦”,是不是就可以录用了?我们可以如此大胆设想。

     

    2.造就“未来型教师”

     

        “未来型大学”中的“未来型教师”什么样?大概有这几方面的特征:

     

        第一,能熟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对学生的状况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向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支持。孔夫子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但是批量化教学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难以落地。为什么?因为对众多学生个体的分析不足。没有大数据以前,靠人工对大量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是很困难的。

     

        第二,能熟练运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知识载体,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现在我们用的是纸质的教科书,将来除了教科书,教师还得有能力充分运用可视化技术带来的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

     

        第三,利用各种方式与学生对话、交流、答疑,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就像孔夫子一样,当学生有问题问老师时,老师要能够答疑、交流,就是要“互相切磋”“教学相长”。

     

        第四,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练、导演。就像现在艺术学院把学生编排成几个组,学生做,教师在一旁指导一样,我们的翻转课堂也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成为教练和导演,把舞台让给学生。

     

        没有未来的教师,就没有未来的教育。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莱德曾表示“教师是开启世界未来的钥匙”。我们高校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帮助教师获得信息化教学相匹配的意识和能力;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面向未来型大学,当前的大学老师不能落伍。

     

    3.培养“未来型学生”

     

        “未来型大学”中的“未来型学生”又该什么样?

     

        他们应该是适应未来新产业、新岗位、新需要的学生。之前,高校认为学生要具备横向可迁移的适应能力和纵向能提升的专业能力。迁移能力很重要,不但能够从事他所学的专业,而且还能从这个专业出发,迁移到别的专业,这种能力是“未来型学生”不可少的。

     

        而我以为,“未来型学生”还要具备以下核心素养:

     

        文化基础。无论社会新技术如何发展,文化基础和底蕴是学生都应当具备的素养。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世界各国多样化的文化,都应该认真学习。学生应当具备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而且,随着机器未来进一步代替人、服务人、拓展人,很多工作可以靠机器完成,但是文化底蕴和文化艺术类岗位往往不可替代。例如,日本智库野村综合研究所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调查分析:现在的日本劳动者中,49%的人可由电脑代替;美国可能被机器人取代的职位比例为47%,英国为35%。但是调查也表明:文化艺术类、人际沟通类职业,很难被机器替代。

     

        科学素养。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知识的记忆、储存和调取,可以由机器和电脑替代,但是对知识和信息的综合分析、整合判断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却不能被取代。这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

     

        美国人在总结未来的学生要注重哪些能力时认为:“未来型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应当包括——创新能力、批判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面向未来,创新和批判能力是基础,沟通与合作更加重要。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我们培养的“未来型学生”就应达到这样的能力标准:具备新思维(互联网思维),掌握新科技(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科技),服务新产业,胜任新岗位。伴随着中国的发展,有些产业变了,岗位变了,教育也必须相应地改变。不管怎么变,教育对未来的新产业、新岗位都必须去适应,大学要培养适应未来的创客、智客、极客、数客。

     

        (作者:邹广严,系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校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