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柳絮是一个久远且诗意的命题。
李白见杨花落尽叹“我寄愁心与明月”;苏轼说,“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轻柔多情的杨花柳絮,是古往今来情愫满怀的迁客骚人、浪迹天涯的异乡游子寄托情感和哀思的信物。然而甲之美玉,乙之瓦砾。古代“小而美”的杨花柳絮在经历当代杨柳树大规模种植后,却成为影响健康、污染环境、威胁公共安全的城市治理难点。
杨柳树飞絮的问题实际是城市绿化养护管理的问题,一刀切地解决飞絮问题受到城市绿化总量的掣肘。早在2005年,北京市城镇地区已经不再种植杨柳树雌株,但大量砍伐这些树木,会引起城市环境质量和景观质量的下降,造成更为严重的生态损失。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近年来通过修剪树冠、化学抑花、源头控制、逐步更换、疏伐过密林地等方式一直在综合治理,但在短期内仍无法彻底消除飞絮问题。市民仍在为半个多世纪前作出的绿化种植决策承受着代价。
杨柳树飞絮更是一个城市治理精细化的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强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要加快补好短板,聚焦影响城市安全、制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综合整治,形成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海城市治理的论述也同样适合于中国每一个飞速发展的大中城市。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上,管理者要立足需求,扬长避短,科学决策,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出现问题积极解决,避免乱下军令状乱做承诺。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避免后遗症,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作者:张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