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1日 星期五

    替身泛滥侵蚀影视业根基

    作者:鹿鼎公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1日 02版)

        【如何遏制娱乐圈乱象系列谈之三】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替身当道,影视剧质量低劣,收视率造假,侵蚀的是影视行业的根基。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近期热播,演员侯勇刻画的贪官形象形神毕肖,深入人心,让观众大呼过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却道出了自己的无奈:“这两年影视剧创作类型单一,迎合观众,被网络所裹挟,像我们这个年龄的演员,没有好戏可以演,我们也很惆怅和无奈。”这显然不是个人的喟叹。

     

        资本对影视市场快速侵入,演员选用标准过于商业化,让行业怪象频出。其中之一就是使用替身演戏的“流量小生”戏一部接一部,而像侯勇这样的优秀演员则难以接到合适的戏。“劣币驱逐良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影视行业的现实。

     

        使用替身其实是电影产业发展的产物。在美国好莱坞,当电影明星成为一种重要的电影工业产品后,他们的安全就受到保护,因此替身演员就不可或缺。

     

        近年来,国内剧组对于替身演员的需求越来越多。演员甚至变成“脸员”。“鲜肉”演员仗着漂亮脸蛋和超高人气,在剧组使用“表情包表演”方式,等人把他的脸拍完,剩下的场景都由替身完成。这显然已经超出了替身演员的正常范围。“可耻”——这是表演艺术家李雪健对演戏大量用替身、不背台词念数字的演员的态度。荒唐的是,有些戏,演员明明可以自己来演,片方也不让。“可耻”与“荒唐”的背后缘由,其实也不难探寻。演员“太贵”,为了省钱,一些戏份只能拜托替身完成。一切唯经济利益马首是瞻,很多项目没有成熟就上马了,很多演员没有时间也要开机。本来100天的拍摄时间,演员只给了20天的档期。这意味着只能用短平快的拍摄方式,大量使用替身就在所难免了。

     

        近两三年,影视剧市场可谓热钱滚滚,正常的剧本生产速度和拍摄时间,已经满足不了资本对利益的追求。为了能够到资本市场去淘金,一些影视公司盲目地扩大生产量,本来一年能拍3部戏,结果一口气拍了13部。此外就是房地产商、煤老板的投资,各种热钱都往这里堆,点燃了影视剧市场的虚火。而大投入、大制作,必然要求高回报。已经花了大价钱请来“小鲜肉”,就意味着制片方不能容忍失败。戏拍得不好,就只能花钱去买收视率,让数据“看上去很美”。

     

        追求短期变现的投资方,将“大IP”“小鲜肉”和“高收视”“高流量”进行捆绑,反正票房、收视率和网络播放量都可作假,剧烂不烂,谁关心呢?

     

        身处这种环境之中,演员自然有责任去抵制行业的不正之风。一个演员名气越大,受他影响的观众也就越多,他身上担负的责任也就越大。“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替身当道,影视剧质量低劣,收视率造假,侵蚀的是影视行业的根基。

     

        替身演戏,当然不只是演员本身的问题。收视率造假、网络数据造假、票房造假,让替身演戏大行其道,有恃无恐。要让影视剧生产回归正常,就必须全面治理行业的生态环境,把假收视率、假数据、假票房打下去,通过各方合力,让影视创作回归正常的竞争生态。只有当通过正常健康的竞争才能赢得市场和口碑时,正常的创作才能回归,替身演戏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才能消失。

     

        (作者:鹿鼎公)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