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0日 星期四

    以“特区”守护民族文化印记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新进展

    作者: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杨永林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0日 05版)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模拟考古体验区 张晓理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春日,站在陕西西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的未央宫前殿,放眼望去,规模宏大的少府遗址、中央官署遗址和椒房殿遗址绿树掩映。

     

        汉长安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先后有十个王朝在此建都,实际使用近800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城垣内面积36平方公里,建有未央宫、长乐宫、北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及八街九陌、长安九市等,为同一时期罗马城的2.5倍。

     

        汉长安城是汉文化的发源地,这里发生的文景之治、抗击匈奴、独尊儒术、汉武盛世、昭宣中兴、编撰《史记》等历史事件,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长安城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先后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迈出了中国联通西域的第一步,开启了东西方文明的对话。

     

        汉长安城是东方土木结构建筑传统的代表,对古代东方的城市营造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961年,汉长安城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民族文化的印记是什么?就是这些遗址。如果国家要确定最重要的十处遗址,汉长安城一定位列其中。”在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眼里,汉长安城遗址地位崇高。

     

        2012年8月16日,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工作迈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对汉长安城遗址区进行整体保护,是国家重大文化工程。

     

        特区规划总面积为75.02平方公里,涉及65个村,人口约10万人。特区建设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统筹城乡、改善民生”“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相融合”和“统一规划、统一领导、分步实施”四大原则进行,分三个阶段实施。

     

        据赵荣介绍,第一阶段,启动、完成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第二阶段,完成汉长安城遗址考古普探成果的规划调整和主要文物本体的保护和展示,全面启动特区建设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并完成先期区域内村民安置工作。第三阶段为2016年1月到2020年12月,完成汉长安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启动特区整体保护和建设项目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使其成为体制机制完善、管理科学高效、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特色突出的城市新区,成为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的重要基地。

     

        (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杨永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