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

    中医教育:“守黑”方能“知白”

    作者:张其成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9日 05版)
    上海中医药大学膏方节上,多名中医名家现场开展义诊活动。图为一名中医专家在为患者号脉。王亚东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当下中医教育忧患不少。很多人认为,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中医,基本上是粗浅的中医和粗浅的西医相加,原因是中医教育出了问题,诸多优秀中医文化没能得到传承,导致院校教育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医。前路茫茫之时回头一望,传统的师承教育似乎能走下去。但,一味倡导师承教育也有弊端,也未必适合现代社会需求。

     

        究竟应该如何传承中医优秀文化?这首先要搞清楚中医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中医学是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生发出来,历经数千年培育而成的参天大树。中医学完整遗传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成为当代还活着的一种科技与人文完美结合的文化形态。

     

        中医学不仅与儒释道有相同的共性,而且还有与儒释道不同的个性。就易与医的关系论,自古就有“医易同源”“医易会通”的命题,也就是说,中医学与作为中华文化主干的“易道”不仅存在纵向的同源关系,而且存在横向的同理关系,两者是相生相成的,都建构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

     

        中医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音律等多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血脉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医学发展提供了深厚土壤与思想源泉,这是中医学千年不衰的根本。

     

        这样形成的中医哲学主要特征有:一为整体观。中医哲学的核心精神着重在对生命复杂现象的整体直觉把握,以及“天人合一”之综合调节的诊治方法。二为价值观。中医哲学的核心价值压缩成四个字就是,“仁、和、精、诚”。这四个字每一个字都有丰富的内涵。三为象数思维,即采用阴阳五行、取象运数的思维方式。

     

        基于此,中医文化的传承要做纯正的传承,也就是说要把中医的整体观、价值观传承下去,要保持中医思维不走样。我曽提出中医传承的八字原则:“坚持主体、发扬优势。”中医思维这个主体千万不能丢。老子“知白守黑”的思想其实已经告诉我们怎样传承中医文化了,那就是一定要坚守住自己的文化(黑),但一定要了解西方文化(白)。也就是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吸收现代科学技术,但要守住我们中医的优势与特色。

     

        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医药高等院校,几十年来中医教育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文化自信不足,西化倾向加剧。中医课时被压缩,中医教材西化,培养模式西化。西医课程大量增加,传统文化课程越来越被边缘化。难怪有国医大师说现在已经很难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中医了。

     

        我一直认为,中医的发展只能按照中医本身的规律发展,而不能按西医模式发展。中医“花果飘零”,必须“灵根再植”。不能仅仅学习中医的方药、技术,而是要连整个树根一起再植,从文化根本上传承,要筑牢国学知识的土壤。在这方面,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为现代中医传承教育指出了一条很好的道路。

     

        孙思邈培养“大医”的模式,我概括为两门专业课、六门专业基础课。两门专业课是医学与易学。医学包括《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典籍及各家医方;易学包括《周易》典籍及各类数术。六门专业基础课是:五经、三史、诸子、内典(佛经)、老庄、天文。“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当代两届国医大师基本上都是照此模式培养的。

     

        中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重新找回中医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自己的价值理念,进而给中医学提供适合的优良土壤,输送培养优秀中医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但中医教育绝不能排斥现代科学,从中医发展的历史看,都是吸收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如天文、历法、音律、化学等等。当代中医教学也要及时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中医的传承上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发扬自己的优势所在,对自己的劣势则直接用现代医学来弥补。如中医在调整亚健康状态、养生摄生、防老抗衰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应当“大有所为”,而对一些明显处于劣势的疾病则可以“有所不为”。但要注意中医的优势发展应当始终坚持中医思维,而不是盲目追随西医。当然如何在思维方式层面发扬中医整体生态医学、功能调节治疗学方面的优势,修补其缺乏量化、精细化、形态化的不足,还需要多学科且长时间的探索研究。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张其成 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