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

    一股劲头干到底

    作者:本报记者 张春雷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9日 04版)
    黄大发说,“大发渠的溪水捧起来就可以喝”。田维野摄/光明图片

        【短评】

     

        老党员黄大发,生于贵州遵义的大山之中,一生都在和贫困较劲。

     

        面对草王坝缺水少粮,他花了36年时间,带领村民开山修渠,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经验,就自己摸索,没有技术,就跑到外地参加培训,钱不够,就一个鸡蛋一斤豆子地凑。水渠修通了,村里群众吃上白米饭了,面对这份大功劳,黄大发没有松劲:草王坝还没有通路通电。而路通了,电通了,全村实现了温饱,黄大发还是憋着那股劲,他还要继续带领乡亲们打好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彻底告别贫困。

     

        黄大发今年82岁了,卸任村支书也已经十多年了,但在群众眼里,他还是村里的灵魂,还是带头人。

     

        为什么?因为群众认他身上的这股劲!

     

        这是一股不服输的劲。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不认命,不服输,带领群众修渠引水。第一条“红旗水利”开工,干了十几年,一滴水也没见到,黄大发不气馁、不信邪,顶着巨大压力第二次修渠。

     

        这是一股不满足的劲。“大发渠”修通后,黄大发并没有小富即安,在他看来,即使做到了全乡最富,可离全县、全省、全国最富还有距离,草王坝不能停滞,还要前进,更大步伐地前进。

     

        这是一股大公无私的劲。做了一辈子生产大队队长、村支书,黄大发没有给家里捞半点油水。修渠时,最危险的活儿,他冲在第一个;遇到麻烦事,他挡在最前面;过手经费几十万元,没有一分钱去向不明。

     

        正是有了这股劲,村党支部才能把群众拧成一股绳,才能把全乡最穷最差的村子,变成远近闻名的幸福村,谱就一曲当代愚公的感人乐章。

     

        自力更生精神是实现精准脱贫最深厚的基础,它蕴藏于贫困地区千百万党员群众中间,把这种主体意识充分激发出来,必将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形成无坚不摧的磅礴伟力!

     

        (本报记者 张春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