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字路口”,人们这样形容正处于风雨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何去何从?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又该如何行动?4月9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在京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上,智库专家就这些话题表达见解、贡献智慧。
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但历史的脚步不会停滞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复杂变化。“逆全球化”思潮和孤立主义抬头,保护主义升温,成为徘徊在世界经济上空的阴霾。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认为,“逆全球化”是全球生产力布局和全球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的结果。30多年来,全球生产力布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而全球生产关系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控制着大量资金和高端技术的发达国家,依然固守着原有“规则”,不愿或无法作出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民粹主义的出现和政策内顾倾向的加重,便不足为奇。
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席、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看来,“逆全球化”的主要诱因并非来自经济全球化理念本身,而在于有关国家没有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社会阶层变化及不同社会阶层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是经济全球化顺利推进的关键。
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但历史的脚步不会停滞。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不会终结。”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联席主席、外交部原副部长何亚非看来,经济全球化已经把各国结成了利益共同体,随着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
“纵观人类历史,从绿洲经济到江河经济、路桥经济,再到现在的海洋经济,在全球资源、能力和市场的大配置中,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表示。
不管面对重峦叠嶂还是暗流浅滩,中国的决心不能动摇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推动者,也是全球自由贸易的参与者和维护者。“这既是中国自身的选择,也是历史对中国的选择。”何亚非表示。
“各国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使经济全球化惠及更多国家、更多人群。”当前,如火如荼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这一中国主张的最好体现。特别是在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形势下,“一带一路”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更加普惠、包容方向实现“再平衡”。黄仁伟认为,当前,全球热钱的涌动,导致了流入地的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而“一带一路”建设将引导资金流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中国家,这对于全球经济的平衡、健康发展是莫大的贡献。
在龙永图看来,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逆全球化”的倾向,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分配不公等问题,进行了正确、及时的处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推动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有效缩小了城乡群体的收入差距。最近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也表明了中央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决心。在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国家有必要从中国经验中寻求借鉴。
企业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龙永图认为,从整体来看,当前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大多数还位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企业要全面跻身全球产业链高端,还需要很长时间。与会专家认为,企业要利用好我国加快实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强筋健骨,在推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面临着艰巨任务,需要应对一个个挑战、攻克一道道难关。与会专家表示,不管面对重峦叠嶂,还是暗流浅滩,中国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决心绝不能动摇。
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是大国成长的必然路径
不久前,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何亚非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中国要为全球提供力所能及的公共产品,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实现成长的必然路径。
何亚非认为,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整体力量的上升,全球经济重心逐步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东西方共同参与全球治理的历史潮流不可逆转。中国有必要通过平等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国际分工体系加速演变,全球价值产业链深度重塑,全球治理的内容和形式也将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顾问、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看来,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全球治理的内容已经开始从有形资源向IP地址、通信频道、空间轨道、消费信息等无形资源深度渗透。对这些无形资源的分配,将是今后全球治理的焦点问题。同时,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新材料等也正在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套面向未来的新型全球治理机制将逐渐形成,中国必须高度重视。
论坛期间,智库专家和企业家还就打造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创新模式、新时期中国全球人才战略、“一带一路”与中国企业全球化等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本报北京4月9日电 本报记者 贾宇 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