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宜昌4月8日电(记者金振蓉、张蕾)由中国三峡集团和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7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8日在宜昌市胭脂园公园举办,500尾大规格中华鲟被放归长江。
自1984年以来,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已持续开展了33年。这是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第59次开展中华鲟放流活动。此次放流的中华鲟是2011年至2014年出生的子二代,最大的已有6龄,最小的也有3龄,平均体长110厘米,平均单体重量达到5.5千克。中华鲟研究所水生态修复研究室副主任姜伟介绍,为了及时掌握放流中华鲟降河洄游运动规律,科学地评价放流效果,中华鲟研究所对此次放流的中华鲟采用体外T型标记、被动整合雷达(PIT)标记和声呐标记,并在干流的监利、城陵矶、武汉、湖口、彭泽、南京、江阴及支流的洞庭湖、汉江、鄱阳湖入口设置监测断面。
“近几年,每年洄游进入长江产卵的中华鲟数量已不足百尾,表明分布于长江及近海的中华鲟种群数量已较为稀少。在这种状况下,人工增殖放流大规格的中华鲟对于野生群体数量的补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姜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