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02日 星期日

    国家公园: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

    作者:杨宇明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02日 05版)
    普达措国家公园一景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我是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的云南籍科研工作者,几十年来我见证了云南在保护生态环境上的不懈努力,特别是作为发起和建设者,参与了我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滇西北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的创建,目睹了它从无到有,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传统的保护模式。云南乃至全国在很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如何既注重生态资源的保护,又保证社会经济发展不受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寻求一种自然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的保护地管理模式。其实这一模式对我们而言既熟悉又陌生,那就是“国家公园”。说熟悉,是因为它已经是世界上通行的保护地形式;说陌生,是因为目前我们还处在艰难探索阶段。

     

        如今,国家公园已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自然生态保护模式,并被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采用。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万个国家公园,在保护本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目前我国有9省市开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其中包括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湖北神农架、福建武夷山、浙江钱江源、湖南南山、北京长城以及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

     

        如何保护好这些集自然景观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功能重要于一体的区域,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但几乎所有自然保护区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资源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冲突。以滇西北为例,滇西北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但同时也是云南最贫困的少数民族边远地区之一,经济发展水平非常落后。特别是1999年天然森林禁伐后,过去主要依靠采伐林木为主的地方财政收入比禁伐前下降了60%~90%,地方经济再度陷入困境,农牧民人均收入受到严重影响。而矿产、水电等传统产业的发展对环境影响很大。

     

        在滇西北建立国家公园,发展以生态文化旅游、回归自然的心身体验和服务业为主的资源非消耗型产业,只要科学规划、重视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就可以实现产业与环境互利双赢,是减轻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多效益利用资源的最佳发展方式。

     

        苍翠的原始森林、丰富多彩的珍稀动植物,构成了滇西北“秀、幽、碧、灵、媚、秘”的湿地文化景观。浓郁的藏乡游牧风情,多民族和谐聚居,文化互通共融,又令其成为具有世界级品牌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走生态文化旅游之路,是滇西北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国家公园是滇西北发展生态旅游的最佳途径。建设滇西北国家公园有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和高水平、规范化开发,是云南省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具体举措,是让全世界认知香格里拉的神秘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壮观景色的重要窗口。

     

        我们认识到,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必须以探索解决跨区域、跨部门体制问题为着力点,统筹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公园建设和保护地体系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和运行机制创新,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建立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现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珍贵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

     

        我们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但不能全盘复制,例如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美国3600多公里“国家公园之路”恰与印第安人“血泪之路”重合,这一点值得深思。另外,大熊猫、三江源、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面积都比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大得多,人口密度也大很多,我们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道路,处理好人民福祉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

     

        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让草原牧歌欢唱……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目前我国通过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这仅仅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开端,相信国家公园将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

     

        (作者:杨宇明 系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教授、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