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画册不少,多数艺术家的照片是侧面的,加上手托下巴,作沉思状。颜真卿的楷书选择了正面视人,这正面,有啥缺陷让人一览无余,造美难度大。南唐李后主说颜楷如“叉手并足田舍汉”,也许与颜楷这种造型有关。宋代米芾说颜真卿“真便入俗品”,我们知道米芾善于以侧取势得媚,也许这种评价不狂,的确出于米的审美观。
颜真卿作书继承传统,得益于从藏书二万、收藏晋以来包括二王等名家书法的岳父处群览博学。为什么对众多侧媚佳件没有感觉,一辈子偏爱中正一路书风呢?我想,还是书如其人法则起作用,中正做人的根本秉性使他形成如此风格。两军打仗,实力弱的一方绝不敢发起正面进攻,旁敲侧击方可。颜真卿确有书写中正的能力,在表面积大的正面,篆籀之笔任意驰骋,加上凭借祖上传下的扎实儒家理念功底,驾宽博,明主次,讲照应,设空灵,于是开创了刚正宽博的正大气象书风。
史上有一位书评者说:“善书者贵能于不平中求平,不齐中求齐,不匀称中求匀称。”我偏爱颜楷,试图从后学者找到与颜真卿的差距。我看到董其昌楷书《劝学文》中的“学”字,重心不稳啊,找颜楷对照一下,问题出在董其昌把该字下方的“子”的重心老老实实置中,而颜是把“子”的重心移右。我们看“贞”这个电脑字,上方的竖画是在贝上方的中间位置竖立的,民国学颜大家华世奎也是这么写的,于右任也如此。我查颜真卿《颜氏家庙》等碑中的“贞”字,贝上方的竖画是左移的,原来颜真卿是把贝上方的竖和横当成一个部件,以此安排其位置居中。这就是看树木和看森林的差别。不得不说,对颜真卿楷书中正之妙,我们细研则骇于心神。也不得不说,董其昌、华世奎、于右任等前贤是书坛巨匠,而颜真卿这座高峰的确后人莫及。
其实,驾驭中正难度大,但得益也多。有一句带哲理的话:最中心之点,是最靠四周的。书写中正可以八面出锋,为书法艺术表现提供更大回旋余地。颜楷的成就如此,颜真卿行书的开阔之美也缘于此。
(作者:许鸿基,系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