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30日 星期四

    “器”为形 “名”为魂

    ——中国博物馆“走出去”如何彰显价值内涵

    作者:本报记者 姚晓丹 王长江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30日 05版)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新华社发

        【文明互鉴·中国博物馆“走出去”】

        “请问您对哪次走向海外的中国历史展览印象最深?”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想了想说:“有一场‘明·改变中国的50年’,还有一场‘中国·镜花水月’都很不错。”

     

        这两场展览的主办方都不是国内博物馆,前者来自大英博物馆,后者来自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为什么在一个中国学者眼中,印象最深的中国历史题材展览不是“中国制造”而是“外洋舶来”?

     

    “门已经开了,但开得不够大”

     

        宋向光用一句话形容了中国博物馆“走出去”的现状:“门已经开了,但开得不够大。”

     

        “我们引进来的展览多,送出去的展览少,不少‘走出去’的展览是官方文化交流项目,或者是国外博物馆定制的主题。”宋向光进一步解释。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说出了目前的困境:“首先,是缺乏平台。中国博物馆真正走向国际仅有数十年历史,相比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博物馆参与世界博物馆之间的展览、学术等活动还不够。其次,是理念差异。西方博物馆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在收藏、研究、策展等方面国际化水平较高,而中国博物馆在理念、制度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不少展览仍停留在‘文物精品展’的模式上。再次,是人才瓶颈。博物馆有展览、教育、研究职能,需要复合型人才。目前,在国内博物馆学、考古学教育中,对这方面的培养不足,博物馆缺乏必要的人才储备。”

     

    “我们不是‘亮宝’,而是‘对话’”

     

        一场展会凝固了空间与时间,想把一句千百年前的问候带给另一群陌生的观者,如何开口?如何表达情意?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沟通和互动是最重要的,须知我们不是‘亮宝’,而是‘对话’。要找到我们和西方观众的共同点,了解当地观众熟悉的叙事方式,平等交流。”宋向光说。

     

        方勤介绍了湖北省博物馆的经验:“此前,我们曾在意大利举办过‘帝国前的中国——楚文物特展’,反响非常好。对于意大利观众来说,楚国的历史文明相对陌生,所以,我们在文物选件上,既有战国错金银青铜器、玉器、漆木器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性较强的文物,又有蚁鼻钱、砝码等学术意义较强的文物,从不同角度,准确而通俗地介绍楚国的相关知识。由于主要展地是当地考古类型的博物馆,策划时我们侧重强调了文物的考古背景和知识,再辅以考古现场照、文物线图、图表等,尽量使意大利观众了解中国考古的相关进展。”

     

        “展览的形式设计由意方承担,意方根据楚地漆器的颜色,以黑红为主色调设计了展厅,并将中西历史对照年表制作成视频播放。意方还要求我们提供楚国的食谱、音乐等素材,以增加趣味性。此外,还设计创作了许多具有鲜明文物特色的文创产品,包括T恤、笔记本、文具、文房四宝等。”方勤说。

     

    “让观众有代入感”

     

        一场展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知识性、趣味性,互相了解,让观众有代入感。”方勤这样总结。

     

        这种“代入感”需要“西方文化的底子,需要对戏剧布展的了解,还需要一定的传播学知识”。宋向光介绍了我国目前博物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我们有偏重藏品知识的人才,就是博物馆典藏研究员。还有教育方向的人才,未来从事本专业人才的教育。还有一些藏品科技保护的人才,对馆藏珍品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未来我们的努力方向。”

     

        在近期的全国展讯中,记者发现,陕西省博物馆的“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已经启程前往美国,湖北省博物馆的“皇家品味展览”即将开赴俄罗斯,故宫博物院的“养心殿大展”也将于今年登陆香港。

     

        尽管面临各式各样的艰难险阻,尽管大门还未被完全推开,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博物馆“已经在路上”了。

     

        (本报记者 姚晓丹 王长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