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4日 星期五

    大数据时代 如何观云识天

    作者:本报记者 袁于飞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4日 06版)
    3月22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工人北里社区居民和先盛里小学学生共同走进秦皇岛市气象局,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习气象知识,体验气象播报。曹建雄摄/光明图片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火烧乌云盖,大雨来得快”……很多人对这些关于“云”的民间谚语并不陌生,有些人还会将天上的云作为判断天气的依据。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观云识天”成了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

     

        如今气象科技蓬勃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观云识天还有必要吗?观云识天真的靠谱吗?如何观云识天?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读懂“云”的语言

     

        “云的语言十分丰富,总能引起人的丰富遐想。历史上很多艺术家、诗人、音乐家、摄影师等都喜欢从云身上汲取灵感,而且每个人接触气象几乎都是从日月星辰、风云雨露等天气现象开始的,所以世界气象组织将‘观云识天’作为2017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会让更多人走近云和气象科学。”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除了民间谚语,“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天接云涛连晓雾”等古诗词很多人也耳熟能详。

     

        “在大气科学领域,云的语言也很重要。云不仅可以帮助驱动水循环和整个气候系统,在天气预报预警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曹晓钟介绍,亚里士多德两千多年前就研究过云并撰写了一篇文章,阐述了云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在研究气候变化时,云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继明称,因为云的变化非常快,地球上很多地方被云覆盖,比如海洋上三分之一被云覆盖,云的生消对太阳的辐射有影响,会影响整个大气的温度,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观云识天”有科学依据

     

        “有关云的谚语,都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多数有一定科学道理。”孙继明表示,像“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因为锋面过境之前锋面有不同的云系,高的地方会出现高云,高云出现以后太阳的折射反射产生晕,晕出现以后,后面锋面过境的时候会有雷暴天气进而会下雨。

     

        “除了有关云的谚语是人们科学观云的总结,在气象行业的职业技能竞赛中,‘观云测天’还是竞赛要比拼的关键技能。”曹晓钟介绍,“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千百年来,观云识天已有规律可循。比如看到小圆块的云朵一个一个地累积叠加起来,类似波纹荡漾,老百姓管它叫鱼鳞天,气象术语叫卷积云,它代表着会有一个晴朗的好天气。”

     

        曹晓钟表示,早在19世纪早期,居住在英国的气象爱好者卢克·霍华德就对云进行了分类,他根据自己在1801年至1841年间对伦敦地区天气的详细记录,将云分成3类:积云、层云和卷云。现在国际上对云的分类,有3组共29类云,3组是低云、中云和高云,在低云里面有雨层云、层积云,总共10种;每组有不同云的类型,比如说积云里面有淡积云和浓积云。云的类型方面一般是积云、层云、卷云以及雨云。    

     

    未来“气象云”和“数据云”将结合

     

        曹晓钟表示,今年的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观云识天”,说明“观云识天”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只是与古人观天识象不同,现代气象观测可依赖的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原来主要是靠人通过肉眼观测,现在从地面云观测上来讲,已经采用自动化的手段了,目前地面云的自动观测设备主要是两类,一种是云量观测,一种是云高的观测,云量可采用可见光的方式,云高用激光方式。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风云四号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魏彩英介绍,现在气象卫星在观测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后,卫星观云的分辨率越来越高,卫星观测还提供了更大范围、更高频次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提供更精细的预报结论,比如“哪朵云会下雨,能下多大雨”。

     

        魏彩英表示,一朵是飘在天空中的云,一朵是提供海量计算能力的“大数据云”,这两朵“云”碰撞结合,未来会使我国气象科技能更好地为民生和经济服务,在防灾减灾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报北京3月23日电 本报记者 袁于飞)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