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析】
据报道,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作协主席迟子建曾写过一份以《在高等城市机场和公园设立“阅读角”》为题的提案,倡议让生活能更多地与阅读相伴,“虽说我也知道,真正的阅读是不挑剔环境的,但有这样的阅读角,却会给我们奔波、庸碌的生活,带来安恬和诗意”。
这样的提案在生活中变成了现实。央视将个人成长、情感体验、传世佳作与朗读相结合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近期在荧屏热播,除了邀请文化名人、影视演员来节目朗读文学作品外,节目还设立了线下朗读亭。据工作人员介绍,朗读亭形似复古电话亭,是一个专门的流动录音棚,里面有简单的录音和隔音设备,面向全体市民开放,每一个愿意读书的人都可以进去朗读。
朗读亭在广州、北京、杭州、西安留驻,每到一地都成了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76岁的老奶奶给在重症监护室的老伴读情书,父亲给在海外求学的孩子朗读余光中的《乡愁》遥寄思念,大学生捧着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朗读曾经打动过自己的文字,小学生朗读朱自清的《匆匆》献给即将毕业分别的同学……亭外是长长的队伍,亭内人一颗素心捧卷轻吟。
朗读亭是文化的。今年以来《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类电视节目热播,传统文化通过大众传媒,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也令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而朗读亭则是电视节目的延伸和大众化,朗读技巧的高低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构建了一个朗读的空间,唤醒了人们潜藏的朗读热情,也唤回了人们对文化的渴求。
朗读亭也是情感的。朗读别人的书籍抑或自己的作品,让文学中的“情感”成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让文学重归生活语境,是朗读亭为每一个参与朗读的人创造的契机。
炊烟袅袅,书声琅琅,曾是中国文化中最美的图景。但在骤增的社会生存压力和飞快的生活节奏下,碎片化阅读逐渐成为主流,拿起一本图书慢慢阅读成为一种奢侈。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全民阅读,但总缺少有力的支点来撬动现状。在这样的时刻,《朗读者》和朗读亭的出现,重新关注文学价值的重要性,用温度和情感培养深度阅读的习惯,涵养缓慢生活的格调,于国民公共阅读、审美情趣、文化素养都是一种有益的推动。
《朗读者》这个栏目终将谢幕,流动的朗读亭也可能会消逝在时间的长河中,但朗读不会,书籍更不会。通过朗读,激发出的对传统阅读、传统文化的追求和热爱,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间。
(作者:张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