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界面】
华为不仅制造“挡子弹”的手机,也提供面向商用场景的5G核心网解决方案,以及个性定制化云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的百度大脑具有语音、图像识别等功能,已应用到虚拟现实(VR)、医疗、无人驾驶汽车等多种产品里……如今,借助服务增强竞争力,成为不少制造企业的强大“密码”。
“服务型制造是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工信部副部长徐乐江日前在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成立大会上指出,通过发展服务型制造,引导企业开展服务化转型,将有利于改善工业产品供给状况,破解当前制造业面临的发展矛盾约束,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制造业服务化渐成趋势
所谓制造业服务化,即制造企业由提供产品制造为核心向提供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的过程,既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又能延伸制造业价值链。
放眼全球,惠普、戴尔等计算机企业早已开始从卖硬件向卖服务转型;耐克等企业通过产业链重组,逐渐将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出去,集中开展产品设计、品牌维护等,从制造企业转型为服务提供商;而在分享经济风生水起的当下,奔驰、宝马等车企也纷纷推出汽车分时共享业务,抢占租赁服务市场……全球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的趋势愈加明显。
据统计,一些发达国家的制造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高达70%,服务正成为越来越多制造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的主要基础,成为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核心来源。相较而言,目前我国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则明显偏低,且制造业服务化的模式较为单一。
“当前我国服务型制造发展相对滞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仍面临一些困难,制造业效率提升不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说。
专家表示,我国不少制造企业受传统粗放式工业发展思维模式影响,普遍存在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批量生产轻个性化定制、重产品轻服务的现象,在产品上附加服务能力有限;服务化转型也面临市场风险、技术开发风险、经营风险等不确定因素,导致制造企业在产品附加服务方面动力不足。另外,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备,尚未形成完善的政策支撑和技术支撑体系。
第一制造大国空间广阔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的情况并存,正如徐乐江所说,“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是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
徐乐江表示,服务型制造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心,以产业链利益相关方的价值增值为目标,通过对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的优化升级和协同创新,实现制造业价值链的延展和提升。在左世全看来,服务化意味着制造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即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效率提高的重要源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说,制造业服务化可以摆脱对资源、能源等要素的投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增加附加价值、提高综合竞争力。
长江三峡升船机刷新世界纪录,“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成功,高铁、核电、通信设备等具备全球竞争力……如今,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在黄群慧看来,“这使得我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转型升级要以企业为主体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10.8%;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量增长51.8%,新能源汽车增长40.0%,工业机器人增长30.4%。
从实践来看,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这是我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明确方向和重要支撑。在世界发达国家掀起再工业化浪潮,制造业再次成为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当下,我国应如何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中国制造2025》提出,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专家认为,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要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瞄准制造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加快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不断提高感知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坚持产品服务专业化,聚焦自身核心业务,建立健全基于制造的服务系统和基础产品的服务系统,提升服务型制造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
“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以加工组装为主,在系统解决方案方面仍缺乏龙头企业。”左世全提到,我国发展服务型制造,要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工程总包、方案设计等服务业务发展。
“制造企业不能仅局限于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和提高简单的售后服务,还要为客户提供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服务,比如个性化定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智能信息服务等。”黄群慧指出,在“互联网+”时代,要注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本报记者 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