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金融风险给予特别关注,并提出防范建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近年来,我国GDP增速下滑,这背后既有周期性的因素,也有趋势性的因素。“四万亿”刺激政策的作用几乎消失,全球经济复苏步履缓慢。中国经济已经达到中高收入水平,劳动人口也开始萎缩,增长速度逐步放缓。但不可否认的是,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弱。这几年新增贷款规模和新增社会融资规模持续快速扩张,也间接说明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在不断下降。比如,中国的边际资本产出率从2007年的3.5提高至2015年的5.9,每生产一个新的单位的GDP所需要的额外资本投入的单位数明显增加,表明投资效率显著降低。
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力度越来越弱,归根到底是因为实体部门的投资回报下降、风险上升。我国经济增速下降的一个结构性原因是产业需要升级换代,过去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上的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普遍失去了竞争力,需要培养和发展一批新的有竞争力的产业来支持我国经济下一个阶段的增长。新旧产业更替给金融业带来很大挑战,旧的产业特别是僵尸企业显著降低了投资的平均回报率,而新的产业又需要新的金融中介特别是创投、直投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难度提高、回报率下降,将大量的资金逼向了虚拟经济,而资产市场的泡沫则进一步促使金融业脱实向虚。
2013年以来,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改善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服务,包括货币政策定向宽松、对商业银行提出“三个不低于”的监管要求以及整治收费、降低融资成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改革的综合方案,也明确了涵盖三个方面、十一条措施的金融改革框架。具体而言,一是要降低金融业的准入门槛,增加竞争。过去几年已经批准成立了数家民营银行。二是要让市场来决定资金价格与配置,特别是利率、汇率与资产收益率。央行已经完全取消了对银行存贷款利率波动区间的限制。三是改善金融的基础设施和监管框架。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各界一直在推演监管机构重组的各种思路与方案。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任务已被提上日程。随着经济增速下降、新旧产业转型,金融风险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上升,房地产市场泡沫显著提高,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互联网金融违约事件频发等。当前宏观经济进入“风险性三角”状态,生产率显著下降、杠杆率明显上升及政策空间大幅收缩。过去,我国的金融风险能够得以化解,主要获益于两个因素:一是持续的高速增长化解、掩盖了一些风险;二是政府长年用财政、货币政策扩张来稳定经济增长与金融市场。但这两个因素现在都难以为继,因此,必须重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怎样才能在改善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同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第一,积极引进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以及从事直接融资服务的机构,改善对中小企业和普通百姓的金融服务,支持创新与产业升级;第二,真正落实让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推动货币政策框架从直接、数量型调控转向间接、价格型调控,积极寻找有利时机提高汇率的灵活性,同时强化市场纪律,让已经失去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特别是僵尸企业退出市场;第三,改革金融监管框架,既要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尽早发现并控制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又要不断建立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框架,在加强金融监管政策协调性的同时,提高监管部门的专业性、独立性和权威性。
(作者:黄益平,单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