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长镜头】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代表委员们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指引,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求贤若渴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据最新统计,2016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5500亿元,比上年增长9.4%,这项经费占GDP的比重,是一个国家或城市创新实力和潜力的标志。
投入仅仅是创新驱动的环节之一,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人才,可见他对人才的重视。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定要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历史证明,任何时候,在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方面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杨胜群委员说。
“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求贤若渴。中国目前出现了一些诺贝尔奖量级或接近诺奖水平的科学家,应进一步加大对他们的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委员说,“一个科研经费投入和科技论文名列世界前沿的国家,一个创新成果不断产出的国家,高端科技人才将不断涌现。建议把高端人才的培养作为建设目标、发展战略。”
“‘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校长朱道弘委员说,要站在世界之巅选人才,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招揽海外英才的机制,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目标。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习总书记提出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恰逢其时。”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代表表示,全国两会后,他将迅速组织海南大学教职员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充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发挥人才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厚积薄发 构建创新型人才队伍
当前,创新型人才匮乏是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代表委员们指出,创新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资源和紧缺资源,对国家发展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要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创新体系的建设,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做到‘闻新则喜、闻新则动、以新制胜’,厚积薄发,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太钢集团党委书记李晓波代表指出,要着力培养一批专业功底深厚、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同时还要培养一批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人才以及熟悉社会创新资源、能够推动企业创新的组织人才。还要重点构建创新平台,实现创新经营,使企业依靠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艰难却势在必行。鼓励创新,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氛围至关重要。
“要厚植创新型人才培养土壤。人才引进只是其中一方面,培养更多的本土科技人才至关重要。在人才培养上,不能急功近利,要按照人才培养的自有规律耐心培育。”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刘占芳代表说。
“要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激发知识分子活力。”民盟新疆区委会主委陈旗委员呼吁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让高校知识分子创新、创业的活力得以最大限度地激发。
创新机制 在改革中激发人才活力
重视人才,如何用好人才是关键。我国是科技人力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也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如何突破制度藩篱,在改革中激发人才活力,成为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人才很难完全用工程性思维来培养,更多的还是要创造适合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杨胜群说。
“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标的智力支撑和重要保障。京津冀三地高校、科研院所云集,人力资源丰富,但也存在区域人才结构与协同发展功能定位不适应、区域人才体制机制与人才市场活力不适应等突出问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委员指出,这就需要京津冀打破“一亩三分地”人才体制分割,创造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良好环境。建议中央加强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建设三地高端人才发展平台,推动形成统一规范的人才市场,以人才的一体化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不解决人才瓶颈制约,经济发展就很难取得突破。”河南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副组长孙廷喜代表说,河南正积极探索聚集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努力把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
“过去几年,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通过组织人才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对青年拔尖人才给予支持和资助,并探索设立针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的激励项目,组建优秀人才队伍,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了人才活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综合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易建强委员指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构筑人才制度优势的战略之举。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引进、保障机制,才能凝聚智慧、激发出人才的创新活力。
(本报记者 李慧 王琎 冯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