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正月十四,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和往年一样热闹喜庆。吃完热气腾腾的糊粒羹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跟着龙灯队、马灯队、鱼灯队、腰鼓队等,赏花,赏月,赏灯。
“相传有一天,戚继光带领军队正杀鱼宰猪庆祝刚刚结束的对来侵倭寇的胜仗。当所有菜肴准备下锅时,又有一股倭寇来袭。伙夫们将各种小菜、米粥、薯粉烩在一起,做成了糊粒羹,将士们吃饱后一鼓作气消灭了来寇,而这一天正是正月十四。从此,象山的元宵夜就改在了正月十四,沿袭至今。”象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吴健介绍,每年的这天晚上,玩灯、观灯、猜灯谜的人成千上万,而几乎所有的灯都和海的主题相关。
1998年,联合国大会宣布的首个国际海洋年。9月14日,在伏季休渔期后,首届中国(象山)开渔节鸣笛起航。从此,这个因国家实行休渔期而引发的区域性节庆活动被赋予了保护海洋的宏大理念,逐步演化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海洋文化庆典。18年来,每年的这一时节,踩街、舞龙灯、跑马灯等民间活动亮相码头,颂祭文、敬祭酒、放海生,祭海仪式除了祈求平安丰收,更增添了回报大海、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之后的开船仪式,锣鼓齐鸣、千帆竞发,沸腾了东海渔场,也吸引了每年数十万的观众。
2013年2月,《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获文化部批准实施,标志着全国唯一以海洋渔文化为保护核心的文化生态区落户象山。
从7000年前的塔山文化开始,象山的海洋文明就如同东海的涛声,在象山人的耳边绵延不绝,一代又一代传承。象山县的四级非遗名录中,有6项国家级、15项省级和33项市级非遗。在象山,渔具、渔船、渔场、渔港、渔灯、渔歌、渔曲、渔鼓等原生渔文化俯拾即是。“渔家人在海边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这些技艺、习俗等,组成了灿烂的海洋渔文化。”吴健介绍,象山县全境都在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保护范围内。
象山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海洋特色文化高地”的目标,初步建立了一套政府、专家、民间组织三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其中专家委员会对寻找、筛选、甄别非遗项目起着指导性作用。去年,“中日韩徐福文化象山研讨会”圆满举行,多名专家学者对航海史、造船史、民间传说、民俗活动等进行了探讨,同时确立了象山在东亚徐福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让非遗项目“活起来”。去年9月,象山第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揭牌开园。竹根雕、竹编、鱼拓等11个非遗项目共400余件产品在园区内陈列出售。同时,非遗传承人向观众表演了多项非遗项目的手工制作过程。目前,象山已建有5个传习中心,到今年年底将完成18个传习中心的建设。凭借各自不同的特色,这些传习中心将与民间非遗馆、公共文化展馆和村文化礼堂结合,形成覆盖县、镇、村三级的海洋渔文化保护和传播基地。
“我们开发了非遗课堂、非遗精品会演、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等活态平台,并借助这些平台,将这些老底子艺术推向台前。同时,我们鼓励传承人走出象山,积极参加展演活动和比赛。”象山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张艳举例说,“象山唱新闻”《长年葱》就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摘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今后将挖掘、保护、发扬更多的非遗项目,让耕海牧渔代代相传。”
【传承心语】
等待更多人接这支接力棒
叶胜建(“象山唱新闻”传承人)
我出生在象山县涂茨镇毛湾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第一次听到“唱新闻”这个曲调,我就被深深吸引了,从此就开始了我的学艺之旅。在前辈艺术的基础上,我对原来单调的曲调和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改变,既保留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又融合了现代特点。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渐渐发现这门手艺的传承人只剩下我,心里总会有一些孤独。5年前,我终于在象山文化馆收了一个徒弟。我和徒弟将“象山唱新闻”唱出了浙江省,唱到了全国各地,唱到了北京。我们合作的曲目《长年葱》还获得了全国艺术节群星奖。为了让更多的人喜欢这门手艺,我走进幼儿园去教孩子们唱传统新闻曲目《十二月花名》。每一次,课堂上都坐满了学生和家长。孩子们敲起锣鼓,唱起调来有模有样。除了进校园、进机关,我和其他非遗传承人还定期下乡演出。
我今年58岁了,可以说这一生都奉献给了“唱新闻”。我的使命感坚定着我保护它的意志,群众的喜爱鼓舞着我发扬它的决心。我在等待着更多能够接过我这支接力棒的年轻人。
(本报记者 曾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