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无论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国人的心中,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的人生经历对于戏剧来说有着言说不尽的意味和魅力。由刘兴会编剧、彭蕙蘅主演、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演出的河北梆子实验剧《牺牲》,独辟蹊径,塑造了一个在狱中的思想者的杨开慧形象。无论在文本创作还是舞台呈现上,《牺牲》所体现出的艺术追求都可以算得上是一台彰显鲜明学院风格的剧目,一部具有很强探索性和可研究性的剧目。
与以往同类题材的作品注重故事性和传奇性不同,《牺牲》体现出很强的观念性和思辨性。舞台上只有杨开慧、李琼和老狱警三个人物,一个固定的空间——杨开慧的牢房,简洁得有点空旷,然而却有很强的戏剧张力。编导并不注重故事的叙说,他们的目的不在于编织一个连贯完整的故事,不在于故事的扣人心弦,而更注重人物内心的探查,注重对面临生死抉择时人物情感波澜的描摹。剧作通过杨开慧与审判者李琼、老狱警的对话交锋,如剥洋葱般,层层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揭示出杨开慧内心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坚定,最后走上刑场的过程,并展开对理想、信仰的讨论和思考。虽不煽情却有深情,虽然直接却不生硬,因为这与人物的经历和环境紧密相关,反而使人觉得真实而深入,有一种直击人心的痛感和力量,生发出反观自身的自省意识。特别是在当代消费主义、物质至上泛滥弥漫,有一些人内心迷茫,如困在笼中的囚徒,迷失了方向。面对先烈们的选择,令人不禁会思考灵魂该如何安放,脚步将迈向何方。
该剧在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上都鲜明地体现出节制中的爆发,束缚中的自由。无论是简单的结构,简洁的舞台,还是在表演风格的把握上,都体现出这种“有节制”的艺术追求。比起那种毫无节制地堆砌的舞台制作,《牺牲》显示出可贵的艺术品质,处处体现出导演的匠心。戏剧空间的打开比较巧妙,牢房的三面高墙,就是舞台二度空间的幕布,一张摆放在牢门边的桌子,具有了明确的象征意义。甚至在表演上,三个演员几乎都没有大的调度或形体表现,却具有感人的力量。彭蕙蘅对杨开慧的塑造体现出一种“有意识的自觉”,以甜美、纯净的声音衬托牢房的阴森、恐怖,表达人物的淡定与坚毅,以没有一点多余动作或炫技性的形体表现人物心如磐石的坚定和力量。刘海军饰演的李琼,性格鲜明,透着阴险的声音,甚至一个转身,都有着性格和心理的意义。雷保春饰演的老狱警看上去是个色彩人物,却让雷保春演出了更多的情感来。
当然,作为一部实验戏剧,《牺牲》有着可圈可点的艺术表现,也留有一些遗憾和不足。比如有些情节跳跃过大,人物行为的心理依据稍显不足,舞台的节奏还不够精准等等。常言说,十年磨一剑,相信经过不断打磨,《牺牲》会成为一台真正的标志性作品。
(作者:赵惠芬 单位:河北省艺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