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08日 星期三

    生态治理不是政府的独角戏

    ——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晓东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08日 10版)

        “生态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政府的投入远远不够。”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认为,生态治理不是政府的“独角戏”,应唱好政府与社会资本的“二人转”,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放大作用,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参与。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战略,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近年来,我国以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为重点向环境污染宣战,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究其原因,资金投入不足是重要一条。”侯晓春代表说,大包大揽的治理模式,不仅资金投入有限,而且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存在治理成效不高的问题。

     

        “资金投入程度是生态治理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侯晓春代表认为,在政府投入有限的前提下,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治理显得尤为迫切。要建立投资稳定回报机制。生态治理项目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持续稳定的资金回报。因此,在因地制宜综合采用使用者付费、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政府付费等方式的基础上,还应大力推进资源组合开发等盈利模式创新,让社会资本有“钱途”,提高社会资本生态治理投入的积极性、主动性。侯晓春代表建议,要大力推广社会资本全程参与、全面责任、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规范化PPP模式,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干,实现合作双方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权益融合。在资金投入方面,第三方的作用也很重要。侯晓春代表说,PPP是持久的“婚姻”,而非一场简单的“婚礼”,需要政府和社会资本长期合作。因此,充分发挥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作用,为政府和社会资本提供交易咨询服务是降低PPP项目风险、确保PPP项目顺利实施、保障公平公正的重要途径。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