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
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省区,这些年坚持小省区办大文化,高举旗帜、坚定自信,文化建设亮点纷呈。文化大院创建工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试点等工作,在全国创造了经验。下一步,宁夏如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此,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建华。
李建华说,宁夏的文化特色鲜明,黄河文化、红色文化、西夏文化、回乡文化兼容并蓄、交相辉映,要充分用好文化元素,深度整合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底色,创造具有宁夏风格和宁夏气派的文化产品,力争小省区办出大文化、办好大文化,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的硬支撑。
这几年,宁夏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选树典型,凝聚共识,浸润人心,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李建华表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活动,把24字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化,根据男女老少、东西南北不同群体的接受习惯,进行形象化解读、故事化表达,使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地生根。要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大力弘扬优良家风家教、廉洁文化、校风校训、企业文化、乡贤文化,加强民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选树表彰“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感动宁夏人物”“百孝之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宁夏目前还有38.8万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非常艰巨,2017年要实现4个县、300个村脱贫销号,19.3万贫困人口脱贫。宁夏提出,在脱贫攻坚中,要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相得益彰,既重视“富口袋”,也要在“富脑袋”上抓一些有效载体,让老百姓在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享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李建华认为,宁夏提出小省区办大文化,不仅要打造“高原”“高峰”,还要填平“洼地”“低谷”,持续用力补齐文化发展的短板。在文化传承上,大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把宁夏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最有前景的文化资源挖掘出来,着力打造文化精品,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文化服务上,针对基层文化基础设施薄弱、资源整合不够、利用率不高、城乡不平衡的问题,整合现有的政策、项目、资金,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扶贫工程。在文艺创作上,持续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加强精品创作规划和选题策划,发挥各种基金、专项资金作用,努力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力作。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本出路在于体制机制创新,核心任务是推动产业发展。李建华说,我们要加快文化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金融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在文化旅游融合方面,实行全区旅游“一张图”,把宁夏的景区景点和线路串起来,把红色传统、黄河文明、回乡风情、西夏文化、大漠风光等独有的文化元素融进来,让宁夏全域成为一个大景区,把“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品牌叫响。在培育文化企业方面,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造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骨干企业集团。在培养文化领军人才方面,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文化领域的拔尖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交流的国际型人才,以优秀人才带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本报记者 王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