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02日 星期四

    四川绵阳

    非遗传承在校园生根发芽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晓东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02日 09版)
    “非遗进校园”走进绵阳市高新区火炬第三小学。王洁摄/光明图片

        【薪火相传·传统文化进校园】

     

        “羌族舞蹈、面塑、北川草编、剪纸……”去年年底,随着四川省绵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类11所)传习基地的授牌,绵阳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进入全面普及推广阶段。

     

        非遗传承,学校无疑是最理想的地方。2013年10月,绵阳市非遗进校园活动启幕,此后,涪城剪纸、北川羌族草编、川剧、聋派指画等一大批具有本土特色的非遗项目传承人相继走进全市50余所大中小学开展教学。2014年6月,绵阳市高新区火炬第三小学等5所学校被授予绵阳市第一批非遗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让学生学习传承非遗项目,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

     

        “刚开始,没有想到孩子们对这些土生土长的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异常高涨。”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周有燚说,非遗进校园活动实施两年多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

     

        让娃娃从小就耳濡目染零距离领略非遗的独特魅力,无疑是成效最明显的方法之一。

     

        近年来,绵阳市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通过进一步拓展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有效路径,使“养在深闺、不为人知、后继乏人”的非遗文化全都“活了起来”,也让非遗项目的传承范围得到了有效扩大,彰显出本土非遗项目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近日,记者走进西南科技大学和绵阳高新区火炬第三小学校园,实地探访“非遗”进驻校园后发生的奇妙变化。刚进校园,一曲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飘进了记者的耳朵,闻声望去,只见学校操场上,一群学生穿着富有川北民间特色的服装,戴着草帽、扛着锄头,正欢快地唱歌跳舞,而一旁的学生观众,不时拍掌鼓劲。

     

        “我特别喜欢上草编兴趣班,它不仅让我了解了民间传统文化,还让我学会草编技艺。”火炬三小四年级学生陶星逸说,自己特别喜欢草编这门手工技艺,每次只要有课,几乎都会去参加。与陶星逸一样对非遗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孩子在学校还有很多,“每当看见娃娃们对传统文化这么感兴趣,就会感到这些古老的技艺不会失传。”周有燚说。

     

        通过一系列的非遗保护和发展措施,如今绵阳市已建成平武“斗牦牛”等20余个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所、田野作业点;建成西南科技大学等“非遗进校园”基地学校17所;建成北川草编、羌族水磨漆、平武羌绣、文昌祖庭年画、三台潼川豆豉等20余家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30余类绵阳特色非遗产品成功进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文化旅游及消费市场,非遗产品受到欢迎。

     

        (本报四川绵阳3月1日电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