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讯视频PGC影视组利用官方微信号“微影大咖秀”发布消息称,他们对107部未在片头添加网络视听节目信息备案编号、不满足网络视听节目上线条件的网络剧进行了集中下架处理。这是腾讯视频对2016年年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原创视听节目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通知》的进一步落实。消息一出,有关网络剧发展的话题再次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
2016年,中国网络剧产业的处境可谓“冰火两重天”。一方面,网络剧“爆款”频现,点击量动辄上十亿,影响力大有赶超电视剧之势。另一方面,一些存在色情、暴力、血腥等问题的作品频繁引发受众吐槽,遭遇下架整改。在相关部门对网生内容加强监管的背景下,2017年能否成为网络剧量质齐升的突破之年?
从追求数量向提升品质转变
在经过2014年和2015年的野蛮生长之后,网络剧在2016年进入了成熟期。根据艺恩数据显示,2016年上线网络剧Top50的播放总流量为380亿,较前年增长78%。《欢喜密探》《美人为馅》《如果蜗牛有爱情》等2016年第四季度新上线的网络剧均获得了较好口碑。《老九门》《九州天空城》《盗墓笔记》等剧打破了“台网壁垒”,在视频网站和电视台上同时亮相,助推网络剧收视的聚合效应。
“种种迹象表明,网络剧创作正从追求数量向提升品质转变。”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朱传欣认为,今天的网络剧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摆脱对传统电视剧的母体依赖,走上一条与传统电视剧既相互融合又有所区分的发展道路。融合之处在于网络剧的体量、质量、播出渠道已和传统电视剧差别不大,创新之处在于网络剧以青少年为主的受众特征、垂直细分领域的题材倾向、会员付费的盈利模式,又和传统电视剧有所区别。可以预见随着产业发展日渐成熟,将会涌现更多立足互联网环境、面向互联网受众、突出互联网特性,不亚于热播电视剧的网络剧。
内容同质化问题明显
“网络剧市场的蓬勃发展,使某些题材类型得以在互联网端口集中释放,但内容同质化的问题随之而来。涉案剧、都市青春剧、灵异玄幻剧,几乎霸占了网络剧的热播榜榜单。”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节目部副主任龚禹霖表示,同样题材的网络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让网民产生一些“似曾相识”的亲近感,网络剧创作者学习之前成功作品的叙事模式和影像风格也无可厚非,但是在同一时间段,相同题材扎堆出现,更易引发观众的审美疲劳,透支题材类型的红利和生命力。
跟风扎堆只是网络剧产业诸多问题的冰山一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司司长罗建辉在中广联电视制片委员会2016年年会上的讲话中透露,2016年总局处理了150多部内容存在违规的网络剧、网络电影。“从整体来看,精品网络剧较少,粗制滥造、自娱自乐的多。大部分作品的艺术水准和制作水平较低,存在重奇特轻逻辑、重炫目轻真实的问题,甚至出现试探内容审核底线的内容。有的剧目还存在主题导向背离主流价值观的现象。比如一些校园题材网络剧没有展现青年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反而聚焦于勾心斗角、爱慕虚荣、拜金主义等负面内容之中。”
加强监管 完善机制
龚禹霖表示,“备案登记制”将备案提前到重点节目创作规划阶段,有助于管理部门前置风险管理,使盲目跟风上线的网络剧减少,逐渐淘汰靠造噱头、秀下限博眼球的话题剧和问题制作机构,让注重内容、潜心创作的良心企业和优质剧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目前一些受观众喜爱的网络剧并非都是踩政策红线、触摸道德底线的违规之作,监管是为了规范,而不是为了扼杀,从业者与其怨天尤人、惴惴不安,倒不如扭转思路,把精力更多地用于严格把关质量。无论是传统电视剧还是网络剧,精品化都是其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青年评论家徐健强调。
龚禹霖说:“随着各项机制的逐步完善,网络播放平台将不再以刻意迎合一部分网民的审美趣味为导向,而是向注重差异化编排的方向转变,使网络剧市场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朱传欣补充说,网络剧的季播模式也将不断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相信随着扶持力度的加强、监管举措的完善、平台机制的健全、社会资本的进入、人才要素的汇集、受众审美的提升以及网络生态的整体改善,网络剧目前存在的问题将逐一得到匡正,网络剧产业将迎来飞跃式发展。
(本报记者 李蕾 本报见习记者 张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