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随笔】
再过几天,2017赛季中超联赛就将拉开大幕。相较于往年联赛,今年各支球队都要为一件事而发愁,那就是中国足协日前出台的“U23首发”(23岁以下球员首发)新政策。新赛季的中超、中甲联赛,各队必须在国内球员27人报名名单中填报4名U23球员,并在比赛出场名单中至少报两名U23球员,其中一人为首发。
上述新政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年轻球员,这一点得到了不少球员和球迷的认可。但是,“U23首发”新政一出,在球队层面就引发了“地震”。放眼中超,也就恒大、权健、鲁能、华夏幸福等五六家俱乐部能够在安排一名U23球员首发的情况下保持阵容无短板。如果不按新政要求办,比赛将被视为“弃权”,直接判负。其余球队要么是勉强凑数,先从国内找,找不到就放眼旅欧球员,国内外都买不来,只能从“手头富余”的俱乐部租借,要么就是面临安排中超“零经验”球员出场的高风险。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场突如其来的干预让不少球队想出各种法子应对。有“高人”已给缺少U23球员的球队支招了:可以在比赛中仅安排U23球员首发几分钟甚至一分钟,然后启用其他国内球员将其替换,或者先安排两名外援首发,待U23球员“闪电下场”后,再安排第3名外援上场。毕竟,足协的新政及补充通知中没有规定U23球员具体的上场时间,U23球员“走过场”式首发也有了操作的可能。
可以想见,足协出台这种规定或许有迫不得已的苦衷。近两年,在雄厚资本的助力下,中超联赛的外援引进已达世界顶级水平,令很多欧洲豪门俱乐部胆战心惊。不过,这种豪掷千金购买强援以增强球队实力的方式,让足协对国内球员的未来感到担忧。可是,中国足球的后备人才不足,到中超层面已是体表特征了,而且球队豪买球员与后备力量不足互为因果:恰是因为无从选择,只能高价购买。足球人才资源的内在虚弱,才是真正让人焦虑的问题。
让我们看一组数据对比。2013年初,U16世界少年足球锦标赛举行时,中国的适龄球员只有51人,当时日本这一年龄段注册球员多达12万人。“51人对12万人”的比赛,结果如何、未来怎样,不言而喻。适龄球员人数对比,显现了后备人才培养的巨大差距。日本高中足球联赛预赛参加学校多达4000多所。2016年年初,第94届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决赛,现场观看人数近5.5万。要知道,作为2016赛季中超联赛冠军,广州恒大的场均观众才4.4万。
中国足球乃至许多竞技体育项目的未来,其实没有捷径可走。行政命令或许可收一时之效,治本却是艰苦的远征。日前,教育部提出规划,到2025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将达5万所。在校园普及足球是正确的思路,但如何严防跑偏,建立起完善、可持续的青少年足球培养机制,才是最应该严肃讨论的问题。毕竟,这两年,有些学校为了应付任务,创办了一系列用手持球、蹦蹦跳跳的“足球操”,让人看到足球普及的难度。培养足球后备力量,中国足协的一纸规定是远远不够的,还涉及教育体制、培养理念的改革,而这超出了足协一家单位的能力范围。
对于足协新政的初衷,我们能够理解。但中国足球的发展,是一场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远征,要在足球土壤的整体修复上下大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