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区位优势
内蒙古区位优势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名列第三位。内蒙古毗邻八省区,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靠近京津地区、东北等中心市场和出海口,是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和东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北连接大西北的经济通道;是国家“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结点。国家已将总面积11.4万平方公里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已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自治区正在这里全力打造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和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必将吸引大量生产要素向这里聚集。内蒙古北面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有满洲里、二连浩特等18个口岸。目前中俄间65%的陆路货物运输、中蒙间95%的货物运输从这里经过。有3个国际航空口岸:呼和浩特航空口岸、海拉尔航空口岸、满洲里航空口岸。内蒙古具有依托口岸,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国际物流贸易、进出口加工业、边境旅游业等产业的独特优势,也为国内各省区市向北开放提供了有利条件。
“七网”同建大展宏图
“七网”同建大展宏图内蒙古在新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快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水利网、能源网、市政网、信息通信网七大网络体系建设,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在未来几年,内蒙古将迎来新的投资和发展机遇。当前,内蒙古正举全区之力、借国家之力,全面加快建设横跨东西、纵贯南北、通江达海的高速铁路网。与此同时,力争到2020年内蒙古公路里程达到20万公里,高速公路突破1万公里,形成四通八达的区域公路网。内蒙古还正在推进呼和浩特新机场迁建,新建改造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内蒙古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强农村牧区农田水利、城市防涝、饮水安全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紧紧围绕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战略定位,内蒙古将打通输电通道、拓展油气管网,推进电网智能化,加快布局和建设电力跨省、跨网外送和清洁能源并网通道。
重大项目建设是“第一抓手”
重大项目建设是“第一抓手”对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区域发展的“第一抓手”。今年以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在项目建设上再发力,争取开工一批、强力推进一批、全面建成一批、策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的要求,内蒙古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内蒙古自治区经信委统计,2017年在新开复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中,能源行业投资占比38.6%;冶金建材行业投资占比18.1%;化工行业占比17.3%;机械装备制造业占比8.6%;农畜产品加工业占比7.0%;高新技术行业占比10.4%。其中内蒙古大数据产业93个项目、总投资508亿元。内蒙古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达70万台,吸引诸多互联网、云计算企业入驻,多个大数据项目陆续开展。到2020年,当地大数据产业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并为企业落地、科技研发、企业融资等提供了具体的扶持政策。按到位资金总额排序,北京市、浙江省、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黑龙江省、福建省列前10位,占全区到位资金总额的81.6%。
内蒙古资源优势
内蒙古资源优势内蒙古地上地下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地,具有重要的投资优势。土地资源:内蒙古地域辽阔。13亿亩草原、3.6亿亩森林居全国前列,耕地面积1.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4.3亩,均居全国前列。在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内蒙古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中,呼包鄂地区已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的25个旗、县、区。重点开发区域是有一定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从而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矿产资源:内蒙古矿产资源富集,全区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41种。其中70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稀土、煤、铅、锌、银等13种矿产的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天然气远景储量1.67万立方米。预测石油资源量30-40亿吨。高岭土、湖盐、石膏、芒硝、石墨、天然碱等非金属矿种优势十分显著,探明储量均居全国前列。其中石膏、芒硝拥有特大型矿床。水资源:内蒙古有93万公顷水域。境内有黄河、西辽河、嫩江等大江大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546亿立方米。风能资源:内蒙古风能总储量13.8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3.8亿千瓦,约占全国风能总储量的50%以上。光能资源:内蒙古光能资源居全国第二位,全区日照时数普遍在2500小时以上。气候资源:内蒙古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全年平均气温为0至-8℃,有利于生物制药、云计算等产业发展。旅游资源:内蒙古境内有森林、草原、沙漠、湖泊、温泉、火山遗迹、少数民族风情等多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现有各类旅游景区42个。
“5+1”产业基地建设和投资热点
“5+1”产业基地建设和投资热点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能源工业。煤炭产量超10亿吨、原油200万吨,电力装机超亿万千瓦,其中风力发电装机3000万千瓦。化学工业。现代煤化工,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冶金建材工业。生产钢材1797.74万吨。10种有色金属产能超过500万吨。装备制造业。形成了重型汽车、风电装备、铁路装备、石油装备、工程装备等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包头市建成大型的稀土产业基地,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开始批量生产核磁共振等高端产品;全区多晶硅、单晶硅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产能超万吨。云计算产业迅速发展,在建拟建项目达25个;全区生物制药产业稳步发展。呼和浩特市、通辽市、赤峰市形成了生物原料药、动物疫苗、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发酵制品、中蒙药、化学合成药等生物产业链。其中呼和浩特市形成了以生物医药发酵生产为主和配套原料生产的产业集群,是大型的生物发酵产业基地。农畜产品加工业方面。粮食、牲畜存栏、肉类、牛奶、羊肉、绒毛产量全国领先。拥有伊利、蒙牛、科尔沁肥牛、鄂尔多斯等40多个知名品牌。服务业方面。商贸物流、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口岸服务、旅游等服务业快速发展。目前,“5+1”基地建设,一方面,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做好传统资源型产业增值转化这篇大文章,调整好存量,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全区风光壮美、民族文化独特的优势,推动全域旅游业加快发展,着力推动全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加快做优增量,让这些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旺盛的新兴产业和旅游业成为未来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支撑。
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内蒙古开放发展树立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大局意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战略,用足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把祖国北疆变为对外开放前沿。加快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全方位开放的格局。一方面要加快构建开放型基础设施体系、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打造开发开放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深入推进能源资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以及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开放合作,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安商富商兴商,狠抓签约项目落地,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力争引进国内(区外)项目资金到位年均增长10%以上。自治区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投资促进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未来几年招商投资促进工作的主要方向。在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积极引进煤的清洁生产和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依托呼和浩特等大型云计算基地,重点引进大型数据中心项目,加快政府云、公共服务云、企业云等重大示范应用平台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同时,引进乳肉、粮油、羊绒、薯菜、饲草料精深加工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牧业,实现农畜产品加工业高端化、标准化和可追溯。引进国内重点文化旅游企业,参与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及运营;发展草原旅游、黄河旅游、沙漠旅游、观光农业等特色旅游产业。鼓励以多种方式吸引客商来内蒙古兴办各类医院、医疗康复服务、疗养保健、健康咨询等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发展民办高校、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投资发展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金融服务、老年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大力引进各类服务商来自治区投资“互联网+”服务业,提升内蒙古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依托边境口岸优势,以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蒙俄经济走廊”为契机,大力发展与俄罗斯、蒙古国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农牧业、能源、矿产、旅游、文化、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平台,积极开拓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
自然风光壮美 民族文化独特
自然风光壮美 民族文化独特内蒙古旅游资源富集、禀赋优异,旅游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按照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衡量,旅游资源8个主类自治区全部具备,34个亚类具备30个,181个基本类型具备112个,既有鲜明的多样性,又有典型的代表性,还有良好的组合性。很多旅游资源都是极为稀缺、不可复制的,最鲜明的特征、最突出的特色就是“美”。一是自然风光壮美。内蒙古地域辽阔、横跨“三北”,118.3万平方公里大地上,铺展着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湿地、大山脉、大沙漠等自然景观,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可赏色、冬可玩雪,漫漫林海、皑皑雪原、浩浩河湖、绵绵青山、苍苍大漠,无不呈现出令人震撼的开阔与壮丽、令人陶醉的幽远与静谧。就像歌中唱的那样,“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草原茫茫天地间,洁白的蒙古包撒落在河边;我的心爱在高山,高山深处是巍巍的大兴安,林海茫茫云雾间,矫健的雄鹰俯瞰着草原。”这些美的意境、美的气象,多么令人神往。二是历史文化绚美。内蒙古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远古以来,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汉等民族就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红山文化、大窑文化、萨拉乌苏文化等璀璨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元上都、辽上京、成吉思汗陵和长调、呼麦、马头琴、安代舞等宝贵的文化遗产,被公认为是北方游牧文化的摇篮和草原文化的发祥地,崇尚自然、崇尚自由的文化血脉源远流长。三是民俗风情大美。内蒙古民族众多、民俗独特,草原上的人淳朴敦厚、真诚豪放,草原上的歌音色浑厚、声调悠扬,草原上的舞刚柔并济、热情奔放,草原上的酒浓烈醇厚、回味悠长,草原上的肉味美色香、绿色天然,以蒙古族和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为代表,民俗风情具有开放、大气、豪迈的气质和魅力。四是社会风尚和美。内蒙古人民拥有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诚信互助等优良品格,各族人民心连心、手拉手,守望相助、手足相亲,千里草原到处呈现一派团结和谐的喜人景象,经济社会发展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祖国北疆这片热土充满魅力、令人神往。内蒙古充分发挥风光壮美、民族文化独特的优势,推动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和“旅游+”战略,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