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通常被称作Space X)宣布,计划于2018年初用“猎鹰9”火箭,将美国航天局和铱星通讯公司的卫星同时送入太空。一则短消息实则暗藏玄机——官方的卫星与私企的卫星对发射任务进行了共享。这一共享任务的方式被认为“很经济”。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火箭发射是一件有国家象征意义的事情,无论是军事情报卫星还是民用通信技术卫星的升空,都事关国防军事安全和航天顶尖技术。在这样一件“国家大事”上考虑“经济效益问题”的思路其实并不常见。然而在美国看来,这是宇航技术下放,提升整体航天工业效率的一个缩影。在可预见的2018年,Space X甚至承接了美国军事卫星的发射合同。随着各路创新型科技公司的崛起,美国商业航天的运营模式日益成熟,发展势头迅猛。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太空科技的先锋是美国和苏联,当时制造火箭并发射升空是纯粹的政府行为,多包含军事目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时,社会对于非军事目的的商业卫星服务需求开始增长,但当时商用卫星的发射也只能依赖以军用目的开发的火箭设备和发射基地。这就像是开着高性能的跑车出去买菜,虽然可行,但并不经济,也远非必要。特别是,航空领域长久以来的垄断地位让其变得日益官僚并且效率低下。不过当时商业卫星的发射量并没能刺激这一行业的变革。
本世纪开始,商业卫星应用方面涌现了一大批新兴企业,比如天空盒子成像公司、行星实验室公司(Planet Labs)等一批提供卫星遥感服务的公司,甚至谷歌公司也进军航天业。特别是,近年来太空互联网成为热点,卫星系统也将逐步进入互联网应用时代。宽带卫星通信在实现全球三维覆盖接入方面将发挥突出作用,全球对于卫星发射等航天服务的需求陡然上升。具备新互联网思维的公司在产品、投资、服务和生产等方面都采用了与传统企业迥然不同的经营模式。与此同时,美国军方也充分认识到了商业航天的巨大应用潜力,并积极推动利用商业卫星搭载军用载荷。这使得大量商业公司参与竞争成为可能。商业航天强调效率,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和低廉的价格是其赢得市场、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此外,政府的政策支持、资源供给以及大量人员和技术支持,也是美国商业航天发展迅猛的原因。
(本报记者 李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