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
应用型医学人才是指高度适应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以高尚的职业道德、较高的实践技能、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服务地方的医疗卫生人才。沈阳医学院将医德教育、学科知识、专业理论、综合素质养成等融入学生志愿服务中,逐渐探索出重专业、重实践的全员志愿服务和专业志愿服务道路,以时效化、常态化、精品化的志愿服务作为抓手,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作用
爱和责任是医学生的灵魂,医护人员大爱、奉献、责任等职业道德要求,与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学生深入医疗一线,在专业志愿服务中,了解病患的痛苦,增强从事医学相关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价值感,奉献意识和大爱精神显著增强,从而促使后备医学人才更加符合《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志愿服务促使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科学管理时间和情绪,提高学习能力,实现了从“大学生志愿者”到“医学志愿者”的角色转换,促进了“志愿服务—品格塑造—专业学习—医德教育”的多赢效应,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对照、学习、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知行合一”,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培养钻研能力。
学院从培养定位和专业特色出发,设计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志愿服务,引导专业志愿服务向“学习化”转变,倡导志愿者在服务中学习、服务中成长,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医学专业志愿服务,促使医学生了解就业市场需要,主动调整就业心态,培育他们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就业观,增强职业认同感,并获得宝贵的实践机会和工作经验。同时,专业志愿服务让医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职业医护人群和职业对象人群,扩大了社会交际网络,扩大了医学生的就业人际网络,为求职和就业积累了有益的资源。
对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设计、组织大学生从事医学专业志愿活动的初衷就是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因此,紧密构建社会、学生、学校三方共赢的志愿服务育人体系成为必然。
为此,学院紧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跟社会热点,开展公益志愿服务,促使志愿服务活动紧密对接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利用专业优势,设计、组织“三下乡”“四进社区”等专业类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医疗卫生知识普及宣传、义诊咨询、送药下乡等医疗卫生项目服务;开展大型赛事志愿服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院团委选拔培养志愿者骨干组成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引导学生自主规划,积极尝试,在专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将概念化、抽象化的知识和技能具体化、形象化,鼓励学生自觉在专业志愿服务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参与课题研究。
学院还将新医改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新要求融入全员志愿服务活动的设计中,引导学生乐于奉献、团结务实、勤奋上进,也进一步锤炼了大学文化,凝聚了大学精神,塑造着大学之魂。
打造立体式育人体系
学院将志愿服务与课程体系结合起来,将志愿服务写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分管理:学生每学年有效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48小时,可折算2个(社会实践)必修学分;新生入学教育课中安排2至4个课时讲授志愿者工作相关内容;将志愿服务相关表彰情况纳入奖学金测评体系。同时,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按照讲文明树新风、扶危济困、大型社会活动等5个模块,开展志愿者通识课程培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院还将志愿服务与交流研究结合起来,承办中国高校专业志愿服务发展论坛,来自“两岸三地”46所高校的代表与会,开阔学生视野,鼓励青年以专业力量投身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通过加强志愿服务方面的研究力度,学院编写激励学生发扬志愿精神的辅导读物,为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学理依托。
在将志愿服务与专业特色、办学定位和校史校情相结合的过程中,学院不断凝练全员志愿服务的学生工作特色,推进“全员化、专业化、时效化、常态化、精品化”的新模式志愿服务,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全员参与氛围,更切实地把学院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到了崭新的高度。
(作者系沈阳医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