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论语】
元宵节后,新一轮的求职旺季又来了。据统计,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增至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任务繁重。同时,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顽疾”依然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另外,目前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仍处于高位,农业转移劳动力仍保持一定规模,在钢铁和煤炭行业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还会涉及18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问题。这无疑会让严峻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紧张。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城镇新增就业共计5000万人以上,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从这份规划中可以看出,增量、提质,将是未来几年稳就业的基本落脚点。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筑牢民生底线,就要不断在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上做文章,切实增加就业的含“新”量。
首先,创新是增加就业含“新”量的根本方向。要大力发展新经济,特别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分享经济等各类新业态、新模式的加快发展,开发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
其次,改革是增加就业含“新”量的基本动力。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鼓励农户和返乡下乡人员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入园创业就业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分享收益。
与此同时,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等重大专项培训计划,加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育一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提升新经济下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匹配能力和效率。
最后,制度是增加就业含“新”量的必要保障。政府要营造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支持新型就业模式,健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创业创新体制。同时,不断强化各类政策协同机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就业形势综合监测机制,形成更有力的保障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