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热点解析】
教学与科研本来是相辅相成的,但受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在高校长期存在,直接影响到高校基本职能的全面发挥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记者近日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李祖超教授进行了专访,请他对这一问题进行解析。
记者:重视科研本来应该是一件好事,为何会由此产生轻教学问题,并导致“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的出现呢?
李祖超:“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与高校目前的生存发展环境密切相关。其中,既与评估高校的价值导向有关,也与高校评价教师的考核指标有关。
一方面,依靠教授的学术声誉、科研水平提高大学知名度的传统途径被各国广泛认同。就目前来看,无论是建设“两个一流”大学,还是建设现代高校新型智库,无疑都更加倚重科研,很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科研角逐。另一方面,相较于科研活动产出成果的“短、平、快”,依靠教学活动来提高学校声望,培养优秀人才的路线就显得“路漫漫其修远兮”。故昔日“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学职能日渐弱化,“重研轻教”则应运而生。
近现代我国科技落后于西方,改革开放后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完全正确。但随之而来的一轮又一轮的升格评估、各类人才计划,不断将科研推向极致。日益苛刻的职称晋升与聘任考核条件,刚性的科研课题经费及成果指标,一步步将教师逼上科研“梁山”。以某大学二级学院评职称的分数计算方式为例,总分由三部分构成:科研成果占70%,工作表现占15%,学院活动贡献与参与占15%。考核评价标准如此严重失衡,弱化了教学与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引导了教师的“厚此薄彼”。
此外,奖励政策也是一方面原因。相较于教学成果奖励(四年一次)的“毛毛雨”,科研成果奖励(年年都有)则总有“重磅炸弹”。对科研的重视,上至国家设立了最高科学技术奖,下至高校学院内部纷纷设立科研专项基金,各种科研奖励令人眼花缭乱,热衷科研则名利双收。不仅有些地方对科研成果的重奖高达数百万,而且不少高校还明码标价:在《科学》《自然》发表一篇论文奖励20万元,而耗费数年精力完成的优秀教材或呕心沥血指导学生完成的优秀毕业论文仅奖励几千元。相形之下,对科研成果的偏袒早已见怪不怪。如此严重“偏科”,怎能不导致高校的畸形发展?
记者:那么,解决“重科研轻教学”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李祖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这一论断对解决“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是转变思维,教书育人乃大学之根本。无论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建立现代新型高校智库,其根本都在于源源不断地培育一流人才。只有培育出的人才既有一流水平又有一流德行,大学才能源远流长,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二是要进行多元考核,分类评价。之所以会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主要是评价标准过于“一刀切”,不仅将不同类型的大学置于同一标准之下,更是将各有所长的教师置于同一标准之下,而且评价的依据是僵化的条条框框,缺乏“人情味儿”。分类评价的意义在于,将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区分开来,分别施以不同评价标准,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分别赋予权重,各有侧重。同时,将人才培养质量、同行评议、学生评价等也纳入评价标准,使考核评价日趋多元化。高水平大学可设置少量科研岗,让有专长者专门从事科研,而对部分教学型教师则淡化科研要求,鼓励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多见成效。
三是以政策引领,激发教师热心从教之动力。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成果,往往是耗时长、见效慢、奉献多、回报少。今后对教师的评价,应多维度考察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成绩与贡献,尤其要提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和第一要务,变厌教为愿教,变轻教为勤教,使教师喜教、爱教、乐教。使以教学为主的教师,有劲头、有奔头、有甜头。
(本报北京2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王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