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0日 星期五

    药品须回归治病救人的根本属性

    作者:傅鸿鹏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0日 04版)

        【短评】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对我国药品领域改革进行全面部署。《意见》以满足群众用药需求为导向,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从生产、流通、需求三方面共同理顺利益协调机制,这将促使药品回归治病救人的本质属性,推动医药产业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世界各国无不把药品保障作为体现政府职能的关键工作严格落实。同时,药品可以带来巨大的工业产值和经济效益,因此深受政府重视。长期以来,医药产业首要目标是治病救人还是创造产值,在不同地方文件中存在不同表述。改革开放过程中,部分地区单纯地把药厂作为拉动经济的手段,大量低水平企业重复上马,严重影响患者用药安全。《意见》要求以满足群众用药需求作为改革出发点,首次明确了我国药品治病救人的基本属性。

     

        在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一系列生命周期过程中,每一环节都存在大量利益分配和逐利行为。一个环节管理不当,就会大幅度削弱药物政策保障功能。《意见》通过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保障药品供应、整治违法行为、降低药品价格、促进合理用药等改革措施,调整利益驱动机制,为药品回归治病救人提供了全面保障。尤其是《意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步实施,使得医疗机构成为药品使用方而非销售方,让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医保机构三方竞争博弈,首次在我国药品市场上确立了对等的交易主体,为健全药品市场格局,解决医药领域乱象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药品回归治病本源目标并不意味着放弃其经济属性。制药产业发展与提高健康保障并不冲突,核心是建立科学的医药创新标准。要把临床疗效改进和成本降低作为创新的根本标准,以有效协调产业目标和健康目标,这是所有制药强国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意见》通过严格上市审评审批,突出新药临床价值、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审批、以保障特殊用药需求为目的分类审批等措施,围绕治病救人统一了药品产业目标和健康目标。《意见》同样对生产流通企业做大做强进行了系列部署,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使企业发展成为进一步满足患者需求的强大动力。

     

        在具体措施上,《意见》统筹了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三个环节改革,覆盖了政策措施、组织体系、资源配备三方面内容,基本形成系统完整的药品领域改革框架,这是我国药物政策发展进程中的一大突破,也为进一步统筹建立国家药物政策整体框架打下了基础。它的实施,必将有力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全面提高患者用药保障水平,有效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作者:傅鸿鹏,系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