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8日 星期三

    全媒体时代春晚如何突围

    作者:黄典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8日 12版)
    本文图片均为2017年央视春晚现场照片。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文艺观潮】

     

        从1983年至今,央视春晚已走过了30多个年头,几乎与改革开放进程同步。它早已不是普通的电视晚会,而是以电视文艺形式呈现的改革时代中国社会的文化缩影。作为几代人集体记忆不可或缺的部分,春晚堪称改革时代能把国家进步和民族认同的宏大想象与家庭团聚的个体叙事紧密连接起来的重要媒介事件。作为中国电视黄金时代的文艺标杆,春晚的成功既与其内容的创新有关,也与电视文艺及时适应新的传播技术和大众文艺接受方式的变化趋势有关。但面对全媒体时代重塑传播力的巨大压力,春晚的转型不会一蹴而就,而需要从历史逻辑和媒介生态变化的现实中寻求突破。

     

    家国情怀与个体记忆的纽带

     

        春晚这种特殊的文艺形式,是传统文化在电视时代的延续,但这种延续又融入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社会关切。家国情怀始终是春晚的主旋律。这个特征随着时代氛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将传统中华文化、民族文化、革命文化、流行文化等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熔于一炉,春晚发出了国家团结和民族认同的强烈信号,在不断巩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进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30多年的春晚舞台上涌现出了许多体现家国情怀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精品,这些作品对海外的影响也是深刻的。随着全球卫星电视直播技术的普及,观看春晚已成为全世界华人在除夕之夜的重要仪式,春晚因此成为几十年来连接全球华人的一个重要文化纽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海外华人通过网络直播同步或点播观看春晚,更拉近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春晚之所以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赢得观众的喜爱,还在于节目内容密切呼应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切身感受。在1983年第一届春晚的舞台上,李谷一的《乡恋》歌唱着真挚的人性情感,扣动了改革重生的中国人的心弦。而1988年毛阿敏的《思念》则娓娓唱出经历了十年改革历程的中国人心中的困惑和渴望,成为经典。这些深深印在人们记忆中的作品,体现了文艺只有源自人民才有生命力这个硬道理。

     

        有生命的文艺首先是体现那些最恒久的人性价值的作品。无论是表达民族认同、国家团结,还是表达家庭和个体的悲欢离合,那些在春晚历史上出现过并被人们铭记的优秀作品都在家国情怀和个体命运的表达之间取得了平衡,从而获得了传播力和长久的生命力。

     

    媒体生态转型与春晚的困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电视业行业生态随着地方强势媒体的崛起而发生变化。近几年,各地省级卫视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春节晚会。与央视春晚相比,这些晚会娱乐性较强,比如,2016年,从主打“怀旧牌”的江苏卫视到凸显青春偶像的湖南卫视,再从彰显国际范儿的东方卫视到掀起“美猴王”旋风的辽宁卫视,各地省级卫视争奇斗艳,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在全媒体环境下,由于娱乐和文艺产品的多样化、全民娱乐总时间分配格局的重新调整,春晚的传统优势地位也面临着挑战。

     

        不仅如此,从传媒业发展变革的总体趋势来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电视本身在媒介生态中的传统主导地位也遭到挑战。尤其是随着媒体融合和全媒体发展的态势日益加速,春晚所依赖的传统电视传播技术形态及其作为第一大媒体渠道的传播优势已被削弱。面临这样的挑战,央视春晚也在台网联播、多屏互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2015年的羊年春晚不仅通过网络视频平台进行网络直播,还在节目播出环节加入了微信摇一摇等多屏互动形式。然而,尽管采取了这些创新做法,依然没有阻止春晚总体收视率下滑的态势。显然,如何适应已经发生变化的传媒生态,在节目内容和技术形态上跟上甚至超越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观众需求,成为春晚能够持续赢得观众的关键。

     

    传统电视节目的创新与未来

     

        如果说贴近人民心声、不断创新的优秀作品,以及紧密适应传播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断自我革新,是春晚的历史所提示的传媒文艺发展的经验性规律,那么,它同样可以指导我们反思春晚在近几年所遇到的困境,并在理性的观察思考中,寻找主流文艺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下突围的路径。

     

        一方面,春晚必须适应全媒体时代文艺多元发展以及大众文化消费方式发生重大转型的基本现实。这不仅要求春晚摆脱传统的“电视晚会”定位,从技术呈现方式上彻底转型为全媒体视听文化产品,同时还要求它必须积极适应被动观众向积极用户乃至生产消费合一者转变的新传播生态。就前者而言,应当积极探索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多场景、多屏互动等新媒体技术融入节目中,不断拓展视听节目的感官边界,丰富用户的视听感受和情感共鸣。就后者而言,则应当积极融入更多具有高度真实性的参与互动元素,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将不同的观众群体纳入节目创意和创作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以用户为中心。如何迅速捕捉最新的媒体技术,将其纳入节目生产和传播的各个环节,成为春晚自我革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随着媒体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春晚应当探索通过智能语音、视觉识别、多场景交互等手段深化与用户的互动水平,增强观众黏度和忠诚度。

     

        另一方面,全媒体时代也是一个全球传播的时代。长期以来,春晚在促进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春晚也通过各种网络平台面向全球直播。2016年,日本最大的弹幕网站NicoNico在日本媒体史上第一次全程直播央视春晚,并邀请嘉宾对节目内容和演员背景进行精彩解说,吸引了大量日本观众观看并发表弹幕参与互动。直播后的调查显示,观众满意率高达90%以上。这一尝试的成功经验表明,春晚应当积极与不同国家的媒体渠道合作,通过在地化传播策略,不断提高全球文化影响力。

     

        无论传播技术和人们需求如何变化,紧扣时代主题、呼应公众关切的优秀作品和服务意识始终是文艺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换言之,提供好的文艺作品是春晚能够对用户持续产生价值从而获得持久生命力的基础。只有炫目的技术手段,而不能在节目内容上有突破性的创新,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只有优质的节目内容,才能赢得人心。如果春晚能够从三十多年历史的宝贵经验中汲取智慧,同时又能真正把握全新传播技术和媒体生态条件下文艺创作的新规律,那么,春晚在全媒体时代的成功转型也许不仅是这个国家级文艺品牌的华丽转身,也将成为主流文艺如何革新的一次尝试与探索。

     

        (作者:黄典林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