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8日 星期三

    弹性离校 让教育更加人性化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8日 06版)

        延长托管时间、安排专人照管学生自习……近日,江苏省南京市政府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小学“弹性离校”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南京市所有小学实行“弹性离校”制度。

     

        作为2017年南京市政府要办好的35件民生实事之一,弹性离校旨在为小学生免费提供在校延时照顾,缓解孩子接送难题。文件一经公布,不少家长纷纷点赞。更有专家指出,可以利用孩子放学后的在校时间开辟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素养。究竟弹性离校有哪些好处?又该如何提升其“附加值”?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破解孩子接送难题

     

        “孩子4点下课,但我和他爸爸6点才下班。”在南京市琅琊路小学门口,三年级学生家长王红梅无奈地说,“大多数时候是孩子一个人回家,我们既怕他跑出去玩不回家,又担心他路上出危险。”

     

        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迟,是许多家长面临的尴尬。不过这一难题即将得到解决。2月6日,南京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小学“弹性离校”工作指导意见》,规定全市所有小学施行“弹性离校”,所有正常放学后按时离校有困难的小学生,由家长依照学校相关规定自愿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批准后均可延时离校。残障学生、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由学校优先安排课后托管。

     

        据了解,“弹性离校”自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全市所有小学冬季上学时间段托管结束时间原则上为17点,非冬季上学时间段原则上为18点,具体时间由各区确定。“弹性离校”期间,学校提供延时照顾服务,合理安排专人照管学生自行复习、写作业、预习和课外阅读等,通过调整小学生每日作息时间,缓解学生家长接送难问题。

     

    人性化管理更需制度保障

     

        “弹性离校”并不是一个新鲜词,全国不少学校搞过类似的改革,但大都无疾而终。“有些家长担心学校借此补课收费,而且孩子在校的安全也是大问题。”学生家长周厚德说,缺少制度设计,学校自发的改革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

     

        现在,这些问题正慢慢得到解决。在南京市政府公布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弹性离校”面向所有有需求的学生家庭,以家长自愿报名、学生自主参加为前提,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学生参与“弹性离校”期间一律实行免费,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收取费用,严禁“搭车”搞有偿服务。且学校“弹性离校”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以确保学生安全。

     

        “人性化的管理更需要制度保障。”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告诉记者,3年前,南京市就开始了弹性离校的试点工作,年均为1万名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鉴于试点效果良好,今年全市推广。“除了对补课、办班等有偿服务施以禁令,市级财政还将投入不少于1500万元用于奖补各区开展‘弹性离校’。以政府兜底的办法,为学生和家长带去实惠。”

     

    开辟提升素质的“第二课堂”

     

        “为小学生提供延时照顾服务,不仅在于缓解部分学生家长接孩子难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南京晓庄学院教授袁宗金认为,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设施,组织学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如果能够将‘离校前’的时间利用好,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裨益良多的。”

     

        “施行弹性离校,学校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一般收入家庭的孩子,也有机会在学校接受素质提升教育。”南京大学教授余秀兰告诉记者,施行弹性离校政策,能够缓解因家庭经济状况不同而产生的教育不均等现象。“学校可以利用这部分时间开辟公益性的‘第二课堂’,让平民子弟也能享有素质拓展教育,这对促进教育公平有所裨益。”

     

        “如果仅依靠校内老师,一方面人员有限,另一方面也会加重教师的负担。”袁宗金建议,可以将退休教师、师范院校学生、志愿者、校外特色专业老师作为补充师资引入学校,让整个社会参与到这个“第二课堂”中。

     

        (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