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续大治)春节期间,基层剧场节目排单爆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文化活动160余场次,群众“点单率”超8成,观演人次8万……数据显示,宁波市鄞州区全力提升了群众文化的获得感。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将于3月1日正式施行,将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供给不精准,使用率不高”三大影响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共性难题。而鄞州经过多年努力,坚持供给侧发力,政府拓主体、优服务、强保障,已经令文化设施布局城乡均衡、群众“点单”供给精准、各类场馆高频使用。
“村民走进镇文化中心,可以看电影、打篮球、跳舞健身。”在云龙镇文化干部朱敏看来,这座文化综合体不仅外观高大上,而且人气满满,投入使用4年来开展各类活动2000余场次,成为群众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鄞州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持续通过政府财力和社会资本1∶10的杠杆撬动文化场馆建设。目前,全区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其中10万平方米地处镇村,千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全省领先。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要想群众“点赞”,首先要让群众“点菜”。线上,鄞州借助“互联网+”推出全市首个公益公共文化服务网上平台“阿拉文化空间”;线下,每个镇(街道)都配备专职文化指导员。
如今,鄞州已实现文化活动区、镇、村三级联动供给,“天天演”等十大系列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年均举办各类活动1.5万场次。提升场馆使用率中探索出的“政府主导、院线联盟、市场经营、社团管理”四种模式得到文化部认可。“乡镇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项目,成为全市县(市、区)唯一入选文化部2016年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