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6日 星期一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改

    ——专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

    作者:本报记者 李慧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6日 07版)

        新春伊始,亿万农民收到了来自中央温暖而厚重的“大礼包”——2月5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对外发布,文件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哪些重点任务?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如何促进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

     

        对此,记者专访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

     

    “新阶段”和“主线”的判断有三个背景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并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提出这样的判断有着怎样的历史和时代背景?

     

        “提出这样的判断有三个背景,一是基于党中央对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判断,二是基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基于近些年‘三农’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唐仁健指出。

     

        唐仁健分析,回顾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历程,每当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供求发生重大变化,中央都及时对农业农村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出台重大举措。

     

        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定下了基调,提供了重要遵循。”唐仁健说。

     

        同时,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在唐仁健看来,这些新问题主要体现在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力跟不上。

     

        “这些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存在,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突出的是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唐仁健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从根子上解决这些矛盾问题。

     

    推进“三大调整”,实现“三大激活”

     

        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中央一号文件做出了怎样的诠释?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唐仁健指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改革两大板块,其中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包括推进三大调整,强化两个支撑。”唐仁健指出,一是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一个“优”字;二是调好生产方式,突出一个“绿”字;三是调顺产业体系,突出一个“新”字。同时,要强化科技支撑和基础支撑。

     

        唐仁健具体分析,调优产品结构就是要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中高端供给,突出“优质专用”大宗农产品和“特色优势”其他农产品的生产供给;调好生产方式就是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既还历史旧账,也为子孙后代留生存和发展空间;调顺产业体系就是要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三个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对此,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等举措。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改革,动能在改革,成败看改革。”唐仁健强调,改革的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三大激活”,那就是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

     

    要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新产业新业态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成为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另一重点。

     

        “这方面有两个思路,一是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二是财政上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大文章。”唐仁健指出。

     

        当前,农村的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土特产品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中央一号文件将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在用地、融资、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

     

        “要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新产业新业态,使之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新的动力源,再在农村来一次新的‘异军突起’,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唐仁健说。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如何确保投入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要确保增量,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另一方面要用心用好用活存量,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大文章。”唐仁健指出,整合就是通过对存量资金进行统筹,集中力量把最该办的事情办好;撬动就是将有限的财政资金作“药引子”,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

     

        为强化“撬动”效应,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奖代补和贴息、建立担保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多种形式的措施。

     

        “撬动的难点是那些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不高的中长期、低回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这些,可以借鉴易地扶贫搬迁的经验,用未来的政府投入为现在的融资创造条件,撬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资金。”唐仁健表示。

     

        (本报北京2月5日电 本报记者 李慧)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