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是影视创作的基本问题,是电影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市场环境直接影响到电影题材的选择。如何发掘中国电影本土题材的富矿?如何消除市场繁荣背后的隐忧?近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举办“电影题材与市场环境建设研讨会”,专家和业界代表就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创作活力有待激发
“电影产业的创作活力还远远没有得到激发和释放。”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祁述裕如此评价当前国内电影行业的现状。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看来,目前电影产业还未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内生型的转化,应有的效应并未释放出来。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向民认为,电影的根本问题在创作,创作的问题首先出在教育环节,“我曾经看过一所著名高校电影编剧学的教材,最新的案例只写到了‘泰坦尼克号’。可想而知,用这样的教材培养出来的人才,怎么能为市场提供与时俱进的优质剧本?”
李向民表示,高校教育中创作理念与市场需求脱节,同时电影产业中资本话语权也抢占了创作话语权,“由于两者的诉求不同,资产升值率的重要性远远超越作品承载的情怀与内容,大量资本涌向明星片酬、疏通渠道等方面,即使有好的题材也难以讲出好的故事”。
中国电影市场变化非常快,90后成为观影的主体,00后观众正在崛起。饶曙光指出,观影主体的变化直接影响市场的需求结构,影片供给与市场需求不符,难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精品力作难出,也就可想而知。
繁荣背后的隐忧
近10年来,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增幅、观众增幅均在30%以上,院线增幅也非常迅猛。但在祁述裕看来,蓬勃发展的电影产业背后,市场不规范、电影人员浮躁、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突出。
中影星美院线总经理秦虎表示:“一些电影上映没多长时间,就在网上出现了,在小影吧里出现了。”新丽电影有限公司CEO李宁说,进口影片蜂拥而至,让我国电影产业面临“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我们的银幕发展太快,内容生产跟不上,进口影片多了,本土电影势必要承受压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电影所所长刘汉文指出,电影作品的评奖体系亟须改善,“感觉好像每个月都有电影奖,这些奖项缺乏统一的规划,差异性和独特性也没有体现”。
“这些复杂的问题,应提炼成政策与理论。”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庞井君认为,通过业界代表介绍的一系列问题可以作出判断,主管部门政策的研究与供给明显不足,业界、学界、政府管理应该密切合作,共同探索市场、产业健康发展的途径。
传统题材有待开掘
与会者认为,在电影行业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同时,题材的匮乏、市场的浮躁依然存在。
“孙悟空这个题材我们经常拍,美国人羡慕我们有一只猴子。”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电影编剧刘藩以《大圣归来》为例说,中国的电影题材看似贫乏,实则是一座富矿。《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皇甫宜川深表赞同,对传统题材的新开掘,是电影题材未来创新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皇甫宜川举例说:“英模题材就是一笔文化遗产;还有软科幻、星球大片,都是新的题材。关键是,既要培养鼓励创作和艺术探索的环境与氛围,又要培育和激发个人的创新勇气与才能。”
201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颁布,祁述裕指出,这部法律为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放宽市场准入、有序开放题材、下放电影审批权限、推出更多精品提供了条件。
(本报记者 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