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4日 星期二

    宁夏移民马进忠的“四代房”

    作者:本报记者 王建宏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4日 04版)

        宋元丰年间,在今宁夏中部连绵起伏的山峦之间发生过一场惨烈的宋夏之战。其地史称“元丰战迹”,百姓俗称“大战场”,即如今的宁夏中宁县大战场镇。

        近日,记者走进这个具有诸多历史传说的山区小镇,发现有一个村延续历史,仍叫“元丰村”。不同于历史上人类之间腥风血雨的残酷战争,如今这里正在进行着另外一场激烈“战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夜的脱贫攻坚战。

        大战场镇的集市上熙来攘往、年味渐浓。从主街拐进巷道不远,路边一栋造型别致的两层小楼格外显眼,院子里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堆成小山。村民马进忠闻声迎了出来,笑盈盈地把大家迎进了与两层小楼紧挨着的平房。

        窗外寒风凛冽,屋内暖意盈怀。“我的老家在固原市原甘城乡,吃水得靠驴驮人背,十多里路上驮回来的还都是苦咸水。”马进忠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实施固海扬水工程,“大战场”有了黄河水,我就是撵着这股子黄河水来的。据考证,大战场也曾草木繁盛,后经历代战乱和人为破坏,加之腾格里沙漠侵袭,成为一片沙海戈壁。

        与马进忠有着同样经历的马兴旺在一旁说:“刚来时,只能吃上白水煮面条,吃完饭满嘴都是沙子。”有人受不了苦,把土地卖掉离开了。马进忠坚持了下来,和同样留下来的村民开始对房屋整体“升级”。由于没有瓦,一到阴天下雨,家家户户都得上房铺覆塑料薄膜防漏。那些年,雨前雨后,房顶上总是站满了人,这一独特景象成为这里的人们在一个特殊时代的集体记忆。

        “这是我家的第三代房。”马进忠所住房屋的“3.0版本”,除了外部看着是农房,屋内瓷砖铺地、石膏吊顶,浴室、冰箱、洗衣机等一应俱全,与城市的一般家庭并无区别。

        近几年,中宁县实施山川共济战略,大战场镇人口不断聚集,达8.3万人。占比63%的回族群众历来有经商传统,镇政府因势利导,建设了3个交易市场,其中牛羊活畜交易市场辐射周边的甘肃、内蒙古等省区的临近市县,每逢集市,上千头牛、数千乃至上万只羊都在这里交易。市场的活跃,带动了农业银行、邮储银行、黄河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这里开设网点。

        有了一些积蓄的马进忠开始从事牛羊贩运,如今每年都会有10多万元的家庭收入。去年,他又开工建设第四代房,就是记者一进门看到的那栋两层小楼,总面积超过400多平方米。

        “有肉吃肉、没肉喝汤,粗茶淡饭、顺口就行,在穆斯林看来,洗澡有时候比吃饭更重要。”马进忠说。走进储藏间,从传统的吊罐、汤瓶,到煤气热水器、电热水器一字排开,房屋升级换代的同时也伴随着洗浴用具的更新迭代。

        如今,随着宁夏“阳光沐浴工程”的实施,清洁节能的太阳能热水器已成为家家户户的标配。

        年关将近,走在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上,不时有小轿车开过,路两旁整齐排列的路灯,随风摇曳的灯笼,给元丰村增添了十足的年味儿。

        一番春意换年芳。宁夏是中国的移民博物馆,从20世纪最初的吊庄移民,到近年来的生态移民,加上自发移民,这个群体已有百万之众,占宁夏总人口近1/6,马进忠只是其中的一个鲜活样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新的幸福生活,以全新的内涵诠释着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元丰战迹”。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