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4日 星期二

    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

    作者:王宏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4日 02版)

        【光明论坛·温故】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出自西晋作家陆机的《文赋》。在论及艺术构思时,陆机一方面主张“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即务去陈言,开启未述之旨,谢去已用之意;另一方面,陆机又强调“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即作家要体察万物,转瞬之间将古今四海所有之物罗致笔端。

     

        陆机这种观念主要继承于庄子和司马相如。《庄子·在宥》说:“其疾俛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认为人心的活动十分迅捷,片刻之间就能遍及四海之外。《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向友人谈到自己创作经验时说:“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所谓“赋之迹”,指作品犹如织锦和乐曲,文辞华美,悦耳动听,这是很容易被感知的。“赋家之心”则是作者对宇宙万物、人世百态的体悟。从司马相如的论述来看,优秀作品离不开恰当的艺术形式和技巧,但作品不朽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作家深厚知识经验的积累。习近平总书记“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的论断,是对中国传统文论思想的进一步阐发。

     

        结合历代经典来看,“历史感”首先表现为作品能真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杜甫被誉为“诗圣”,是因为杜诗对安史之乱中的重要事件以及百姓所遭受的苦难有着全景式的反映。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因为他对俄国地主和农民的生活描绘得极其出色。

     

        “历史感”还表现为作家对现实的描写不是机械地复印,而是通过对生活的提炼加工,创造出更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进而体现出历史发展的趋势。杜诗的魅力正是由于能够传达出普通民众所遭受的磨难和共同心声。鲁迅《阿Q正传》在连载中曾引起众多人的猜测,很多人疑心鲁迅在讽刺自己,因为他们在阿Q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正是由于这些伟大的作品不仅源于生活,而且高于生活,从中能够看出历史的必然趋势和本质属性,才能够引导读者更好地体悟人生,洞察社会。

     

        “历史感”需要作家具有强烈的时代使命感。作家应该把个人情感融入民众生活之中。立足大众,反映时代,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历史感”的伟大作品。鲁迅在《我怎么做出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的伟大在于他的作品体现出真正爱国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在冷酷的外表下包含着疗救病态国民的苦心。如今,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期待的那样,“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

     

        (王宏林,作者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