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3日 星期一

    文明乡风遍寻乌 建设美丽新家园

    作者:本报记者 胡晓军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3日 04版)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

     

        新春将至。江西省寻乌县南桥镇的古坑村里,一栋栋三层农家小楼比邻而立,不少性急的农户已经早早地在门前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新春联。楼外,一条条水泥道路干净整洁;一棵棵小树、一丛丛灌木绿意盎然。村头的文化广场上,一群孩童在温暖的阳光下奔跑嬉戏于健身器材之间,不时发出悦耳的笑闹声。整个村庄,呈现出一派喜乐祥和的生态田园风貌。古坑村党支部书记彭辉标说:“这几年,村里的面貌变化太大啦,村民们文化素质、文明素质也都提高了很多。”

     

        近年来,地处赣南老区的寻乌县通过中宣部对口支援的示范引领,紧贴农村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建设“最干净、最文明”乡村为目标,通过加强阵地建设、提升内在素养、强化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激发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广大农村呈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蓬勃生机。

     

        “我们主要是围绕‘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农村建设目标,结合脱贫攻坚工作,以‘村道硬化、照明亮化、饮水净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房屋美化、产业强化、传承文化’为抓手,实施‘美丽宜居’‘产业发展’‘乡风文明’三大工程,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魅力、展现田园风光、传承客家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美丽乡村。”寻乌县委书记柯岩松说。

     

        建设干净美丽新家园,是寻乌县开展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该县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转、县处理”的垃圾收运机制,全县各乡镇已实现城乡环卫工作一体化。同时,严格按“一户一宅”“建新必须拆旧”要求,集中力量开展“空心房”拆除、“空心村”整治。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注重村庄规划先行,加强建房引导,并深入推进农村改水、改路、改厨、改圈、改厕等工作,加强水利、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村落布局和民居设计水平,实现村落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体现生态田园风光,为农民群众营造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条件。

     

        村容村貌变美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阵地建设也随之加强。寻乌县按照“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个1”的标准,为各村配备了一个文化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打造农村文化新阵地。针对资源闲置、文化活动人气不旺的农村实际,该县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还融合建设“农家书屋+电商”服务站,将农家书屋打造成读书屋、宣讲屋、便民屋、致富屋、幸福屋,实现了公共文化和农村经济的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种种建设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寻乌县的基层文化活力,巩固了农村宣传文化阵地,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干净文明乡村建设,成为我们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的最有力的抓手。”寻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清泉说。

     

        如今的寻乌广大农村,跳广场舞、吹拉弹唱、打球、下棋、写字等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如雨后春笋开展起来,农村打架斗殴和六合彩等赌博现象明显减少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和歪风邪气得到破除,农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文明乡风,已遍吹寻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