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3日 星期一

    荒漠化治理的“中国药方”

    作者:本报记者 李慧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3日 09版)

        (本报北京1月22日电)最新监测结果显示,经过数十年治理,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呈现“双减少”,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呈现“双减轻”。

     

        中国如何全力治理“地球的癌症”,防沙治沙还面临哪些挑战,防沙治沙如何与脱贫攻坚结合?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王玉明、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程红等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对此进行了回应。

     

    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减少”

     

        青海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是全国乃至东南亚生态安全屏障。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沙化土地面积从20世纪末年均扩展348平方公里,到现在年均减少114平方公里。

     

        张永利介绍,在实际工作中,我国坚持了“保护优先、科学治理、适度利用”的原则,做到了“六个结合”,也就是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法律约束与政策激励相结合、重点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讲究科学与艰苦奋斗相结合、治理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

     

        “这六个结合也成为防沙治沙中国经验的深刻总结。”张永利说,我国开展防沙治沙,不仅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树立了样板,还为根治荒漠化这个“地球癌症”开出了“中国药方”,为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个“世界目标”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模式”,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

     

        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与2009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呈现“双减少”,分别减少12120平方公里和9902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呈现“双减轻”,均呈现由极重度向轻度转变的良好趋势;沙区植被状况和天气状况呈现“双好转”,植被平均盖度增加了0.7个百分点,年均沙尘天气次数比上个监测期减少了20.3%。

     

    到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挑战重重

     

        甘肃民勤,地处全国荒漠化防治的最前沿,是全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这里一个县的风沙线长达408公里,2009年,全县荒漠化面积达到了94.5%。

     

        老虎口是民勤绿洲西线最大的风沙口,全长37公里。沙患曾经严重威胁着沿线周边5个乡镇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交通、通信、水利等设施的安全运行。

     

        沙区生态脆弱,破坏容易恢复难。

     

        “从全国来看,中国依然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境内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1.1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达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1/5。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还有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在全国现有沙化土地中,具备治理条件的有50多万平方公里,防沙治沙任务依然艰巨。”谈到中国防沙治沙的形势,张永利指出。

     

        目前,全球都面临荒漠化扩展的严峻挑战,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一重大目标,这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张永利表示,实现“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中国政府将加强沙区、荒漠化地区的原生植被的严格保护,抓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落实封禁保护政策,提高沙区公益林的补助标准,建立和完善荒漠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同时将认真开展防治荒漠化履约和国际合作,经过培训示范推动中国防治荒漠化的技术和经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推进“一带一路”防沙治沙,扩大国际合作,共享经验。

     

    防沙治沙与脱贫攻坚相结合

     

        目前,全国现有的832个贫困县当中,有290个在沙区,占总数的35%。

     

        沙区生存环境恶劣,自然承载力低下。人们在这里不仅要和风沙抗争,更要与贫困抗争。如何以治沙带致富、以开发促保护,成为防沙治沙中另一个关键所在。

     

        “荒漠化与贫困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土地荒漠化、沙化是沙区、荒漠化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根源。反过来,贫困又导致了过度开垦、放牧、滥采滥挖、生态破坏,加深了荒漠化的程度。”张永利说。

     

        “在治理过程当中,我们探索出一些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林沙产业,推进脱贫致富,创建类型多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打造一批林沙产业的龙头企业,拓展农牧民就业增收的渠道。”王玉明说。

     

        张永利介绍,未来可以通过吸纳贫困人口参与沙区荒漠化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选择那些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造林绿化,承担封禁保护任务,开展严重沙化耕地的退耕还林,使他们获得相应的劳务收入和政策性收入。同时,通过做大做强大枣、沙棘、枸杞、肉苁蓉、黑枸杞、大扁杏等特色产业,开展饲料加工、中药材利用、沙漠旅游,增加沙区群众的收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