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溯源·食印 】
掀开锅盖,笼屉上雪白的“鱼榼花”(“榼”字在当地念ká)便从升腾弥漫的热气后面闪出温润的光泽,透出新麦的香味……“逢年过节,卖得最多的就是这样的‘榼花馒头’。”刘竹莲飞快地伸手到锅里按了按馒头,面皮陷下去,又马上弹回来。
在青岛崂山脚下的王哥庄,刘竹莲做的“榼花馒头”最有名气。临近年根儿,她牵头的王哥庄大馒头合作社的订单一下子多起来,各式各样的“榼花馒头”像小山一样堆积起来,年的气息,慢慢浸透这个山海小镇。
按照青岛当地风俗,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吃“榼花”。做“榼花”的器具,青岛人一般叫“饽饽榼子”或“榼子”;山西一带叫“榼榼”,南方各地叫“粿模”“糕印”。从专业的角度讲,这些器具的学名叫“食印”。
千百年来,“食印”不仅记录了中国精妙绝伦的面塑文化,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源远流长的“食印”文化
我国北方面食文化里一直都有面塑的传承。同讲究造型、不重着色、古朴素雅的山西面塑相比,胶东面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彩绘上,画工更精巧,颜色更艳丽。
胶东面塑的历史渊源,据说与秦始皇有关。秦始皇东巡至山东半岛的琅琊等地(包括今天的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台风景区一带),相传当时曾以手捏的牛、羊、猪三牲面塑祭祀神祇,其后民间纷纷仿效,逐渐产生了胶东面塑。
此说虽无史籍上的书证,但时至今日,在青岛即墨、西海岸新区等地,每年的祭海节上,渔民们都会按照传统礼仪,做出鱼虾蟹贝或燕子荷花等动植物面塑。祭祖中也仍然广泛使用着面塑。这为面塑艺术发源于祭祀的观点提供了实证。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饼炙》中有‘以竹木作圆范’的记载,这种面食模具应该是‘食印’的最早雏形。”青岛农业大学讲师葛敬光介绍说,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中记述了五色饼的做法:“刻木莲花、藉禽兽形按成之,合中累积五色竖作道,名为斗钉……”说明唐以后面食模具的制作更加精美,出现了花卉鸟兽的图案,而随着唐宋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面塑开始走下祭坛,融入寻常百姓生活。至明清时期,“食印”文化则更加繁荣,飞禽走兽、花鸟鱼虫,越来越多的图案出现在隆重的宴席中。
历经千年的“饽饽榼子”,如今仍然活跃在青岛乡间的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女人们都会做些“榼花”馒头,讨个口彩和吉利。
“饽饽榼子”里的文化密码
民俗收藏家逄焕健的“食印博物馆”就在青岛市市南区团岛附近一座高层商住楼里,从南向的宽窗望出,对面是青岛西海岸,逄焕健小时候生活的地方。
1969年,逄焕健的爷爷奶奶从乡下投亲搬来青岛市区,全部家当就是一卷被子和被子里裹着的那套“饽饽榼子”。这套“饽饽榼子”是逄焕健的第一套藏品。40多年过去,逄焕健已经有了5300多件“食印”藏品,大的如磨盘,小的若指尖。
“‘饽饽榼子’的材质非常多元化,在我的藏品中,木、石、玉、银、锡、陶等都有体现。‘饽饽榼子’的用途非常广泛,老百姓的婚丧嫁娶、生日祝寿、上梁祈福等特殊的日子里都会用到。”逄焕健介绍说,印必有意,意必吉祥。“寿桃”代表长寿,“莲蓬”和“石榴”寓意多子多福,而“鱼”在民间有“连年有余”之意,因此鱼形是年节嫁娶的通用纹饰。
“‘食印’不单是一种制作面点的工具,它还承载着社会的、经济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信息和地域特色。”青岛市黄岛区文化局副研究馆员李居发对记者说,比如,在青岛和胶东沿海一带发现过比较多的八仙题材的“饽饽榼子”,这与“八仙过海”的传说有关;“岁寒三友”松、竹、梅的“饽饽榼子”,体现了当时追求的社会风尚;还发现过一些商号专用的“食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彼时所崇尚的诚实守信的经济生活准则。
一脉相承的美好祝愿
冬日里,青岛市“饽饽榼子”的非遗传承人、“葛村榼子”第三代传人王承厚就把工作室搬进了烧着火炕的西屋。一个木墩,两把木槌,几十把刃口发亮的刀凿,用这些看似简单的工具,王承厚雕刻出一个个精美的“饽饽榼子”。
临近农历鸡年,王承厚做得最多的是鸡的生肖榼子。“做榼子,先要在木模上沿着轮廓凹刻下去,然后在这个凹面上再刻浮雕图案。”王承厚介绍说,他十多岁就开始跟着叔叔学艺,以前,靠做“饽饽榼子”勉强糊口。2000年前后,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传统文化热起来,做“饽饽榼子”赚得也越来越多了。
据王承厚介绍,当地春节多用鱼、元宝、“福”字榼子;端午节常用荷叶榼子;七夕会用一种七孔的榼子做七巧果,做出面果后,放在锅里烤熟,然后用七彩丝线串起来,间隔以小段的高粱秆,小孩子们挂在脖子上。除了这些传统的吉祥图案,王承厚的榼子雕刻也与时俱进,增加了新的题材。
时光流淌,从“唐宋食印”到“葛村榼子”,一切都在传承与革新中演进上升。不断变化的,是“饽饽榼子”里的图案;一脉相承的,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朱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