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深圳龙岗区的大芬,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1989年,一名香港画商把油画复制、外销这一产业带到大芬,从此,这片面积仅有0.4平方公里的土地逐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商品油画生产基地,其在国际油画市场份额一度高达70%以上,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
2008年以后,复制艺术品出口贸易额大幅下滑,而大芬却用“原创”这把钥匙成功解锁困局,通过对原创作品、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力扶持和保护顺利转型。以原创为主要驱动力,近年来大芬的艺术品交易额逆势上涨,稳中有升,2015年达到42.9亿元。
1月6日,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5年汇报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历年来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精品油画,这标志着大芬原创艺术获得了业界的认可。
从名画复制到艺术原创,大芬油画村有了新的故事。
文化回归
“流水线生产复制画那一套?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在芬雅特艺术品公司的车间里,不少画师正在用玻璃、折纸、布料、陶土等综合材料绘制具有东方意蕴的装饰画。公司负责人周峰告诉记者,从2008年外单下滑开始,他便将重心转移到国内市场,而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国内消费者越来越有文化自信。捕捉到这一信号后,他的团队开始原创“新中式”艺术产品。
而这种“文化回归”的原创进程,也助长了大芬画企和画家们的自信。目前,芬雅特的原创产品已经遍布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拥有几十家直营店,具有中国元素的产品备受青睐。
尽管大芬已经声名在外,但让“自己”的艺术内涵真正获得认可,才能更具信心将大芬打造成为知名品牌。从2004年开始,龙岗区政府不断为大芬原创艺术搭建与海外交流的桥梁和“走出去”的平台。2016年7月,大芬组团前往法国、意大利开展以“大芬原创艺术”为主题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并与法国油画圣地巴比松小镇结成长期交流合作关系。
“以前大芬的画家一度不敢说自己是大芬村出来的,怕被艺术圈里的人看不起,但是近年来,无论是海内外的商业艺术市场还是专业收藏市场,大芬都证明了自己。”画家蒋庆北说。
“软”“硬”加码
暗黄的光从窗外洒近来,让凄冷的室内有了一丝暖意……这是大芬画家史飞在第五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中入选前十的作品《作坊》。
“《作坊》有我早期在大芬追寻艺术的影子。”史飞告诉记者,2001年初来之时,他已经辗转几个城市,最终选择了大芬,“因为这里有产业,又是艺术信息最丰富活跃的集散地”。
史飞一边做画师,一边继续自己的艺术创作,坚持了十几年,终于有所成就,“大芬是我的家,也是像我一样的几百位原创画家的家园,我们爱大芬”。
近年来,当地政府对扶持原创油画“软”“硬”加码——投资建成大芬美术馆,为画家们搭建了公共展示空间;对接、举办一系列海内外展览、讲座;引导大芬油画村形成以商业复制为基底、原创定制和衍生品为中坚、原创作品为塔尖的“金字塔式”产业结构;通过对艺术人才的培育实现“以点带面”,提升画家整体艺术水准。
从培养“经济作物”的思路转向打造“艺术家摇篮”,大芬的原创力量迅猛发展。目前,大芬已有原创画家群体近300人,其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8人。
贴近大众
在天隆雅集艺术公司内,冯建梅正忙着与签约艺术家联系,商讨原创画作的衍生品设计。
这种“原创艺术产业化”模式,正是大芬画企近年来不断探索出的新道路,即不再简单机械地复制画作,而是采取签约艺术家和购买版权的形式,对优秀原创作品进行复制和衍生品设计生产,让原创和产业化结合,充分挖掘附加值。
“可以说,千家万户有多少面墙,就有多大的市场。”冯建梅说。
大芬“原创艺术产业化”模式打破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鸿沟,原创艺术的复制品和衍生品满足了公众对艺术的渴望,让“旧时王谢堂前燕”的原创油画亦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笔底山香水香,点画烟树苍茫。心往白云画里,人眠黄鹤书堂。”如今,中外客人漫步街巷,品茶赏画,已成大芬村最常见的风景。
【短评】
“危”中有“机”
可以想象,如果欧美对于油画复制品的需求依然旺盛,那么大芬油画村的画工们还是在车间流水线上重复那千篇一律的几笔,他们中的佼佼者永远不会成为具备艺术创作能力的画家,更不会在中国美术馆展示自己的作品。
“危”中有“机”。面对海外订单的锐减,大芬人并没有气馁,而是通过原创作品,以及衍生品开发等途径撬动国内这个巨大的市场,在国内市场创作畅销的艺术品,进而重新杀回国际市场,实现了经济与艺术的双丰收。
(本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