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悲观、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焦虑……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很多人对此并不在意。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深受上述心理问题困扰的人群越来越多,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正面临着诸多挑战,“霾”从心起的状况日益严重。如何改变?
公众调适情绪的意识待增强
有时候看似普通的婆媳矛盾,却是因为公众对一些心理问题的不了解所致。对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举例说,产妇在生育后,由于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易得产后抑郁症,西方国家的发病率约为15%。但我国大多数公众意识不到,对新妈妈性情大变缺乏基本的理解和关心,导致家庭矛盾激化,有的产妇更是发展成了抑郁症,甚至出现了自杀的悲剧。
“所以,公众首先需要提高对一些心理异常症状的辨识,一旦解决不了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陆林指出,在美国,30%的急诊室患者是心理出现了症状而导致的胸闷头疼,如果仅此而已却没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或其他疾病的风险因素,那么医生会根据程度轻重来建议患者是否去精神专科医院或者心理诊所接受治疗,一般需要接受心理帮助的比例约为10%。
但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公众有着不同的就医行为。在我国,公众对心理疾病有一种病耻感,羞于示人。“其实,心理问题人群和所谓的‘疯子’是两回事,这些人群及其家人都要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陆林说。
对此,我国22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具体指标。“到2020年,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对照即将出版的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是否需要求助专业机构。”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解释。
专业人才培养亟须提速
当公众心理健康素养提高了,一旦意识到自己受到心理行为问题困扰就会求助专业人士,那么目前的专业人才现状能满足需求吗?
答案是否定的。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有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2.78万人,和欧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例如美国有近4万精神科医生和19万注册的临床心理学家一起提供心理诊疗服务。“参照我国当前需求,4万以上的数量才能基本满足对一些中度和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的诊治需求。”王斌介绍。
目前,我国自杀率处于全球中等。抑郁症是导致自杀行为的主要心理疾病之一,其中八成可以治愈。对于轻度抑郁患者,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通过在专业医疗机构借助催眠和精神分析等方法进行治疗。但是,能提供这一心理服务的心理治疗师,我国仅有5000余人。
谈及人才严重不足,就得回到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上来。陆林直言,目前我国没有系统的临床心理学家培养体系,政府在精神卫生领域投入不够,国际上做得好的国家一般在精神卫生领域的投入占卫生投入约5%,我国目前只有约2.5%。
“仅以临床与咨询心理专业人才为例,培养主渠道应该是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从国际经验看,这是高校心理学科的重要分支。但在我国,该专业包含在了应用心理学这个二级学科范畴内,这样对临床和咨询心理学的规范发展非常不利。”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书记、北师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主任乔志宏教授介绍,“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在心理学科中设置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二级学科,促进相关人才的学历教育。”
数据显示,全国300多个心理学系绝大多数没有专门设置这个专业。目前,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在进行探索尝试。乔志宏介绍,北师大心理学院从2016年正式开设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招收了第一批专业硕士学生60名,希望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示范。
“心理健康服务面对的是全人群,不同群体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需求不一样。所以,人才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王斌介绍,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应该包括精神科医师、护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职业康复师、医务社会工作者等。
健全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服务涉及各个行业部门,这也是《意见》出台得到国家卫计委、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22个部门支持的原因。王斌指出,《意见》从健全各行业服务网络、搭建基层平台、培育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加强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明确了体系建设的框架设计。
目前,医疗卫生机构是规范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主力军”,但存在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少、服务能力弱等问题。王斌说,精神科医师主要开展精神障碍诊疗服务,而面向普通人群和心理行为问题人群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治疗等工作较少。“因此,医疗机构不但要加大对不同人群的服务能力,还要对各类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开展培训,建立多学科心理和躯体疾病联络会诊制度。”
此外,《意见》也鼓励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其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为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性服务。在乔志宏看来,这个行业的规范管理问题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还没有对此立法,应该建立一种政府立法、行业管理和个人自律的模式”。
(本报北京1月19日电 本报记者 金振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