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0日 星期五

    呼唤新的戏曲贺岁剧

    作者:艾莉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0日 16版)
    小剧场京剧《春日宴》剧照。

        【见仁见智】

     

        临近春节,各地舞台又迎来了戏曲演出高潮。但让人尴尬的是,各地春节舞台仍是老演老戏、老戏老演,即使是戏曲名家演唱会,也多以传统唱段为主。为何没有新的戏曲贺岁剧?老戏能否换种演法?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新时期以来,戏曲新戏不少,但多是主题宏大,故事沉重,人物板着面孔,实在不适于节日演出。而且当今许多新戏唱腔设计过于求高求难,唱段难以传唱和流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戏的普及。更重要的是新戏舞美、灯光繁杂,不像传统戏的一桌二椅那样简洁明快,演出成本相对就高。新时期以来,有不少成功的戏曲新戏,但因版权及以上所述原因,不能作为节庆演出剧目,也不能像老戏那样普及,更无法像老戏那样深入人心,令人遗憾。

     

        受京剧贺岁电影的启发,2000年,北京京剧院搞过贺岁京剧——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一年推出一部,五部演完即像贺岁电影一样落幕。此外还有《连升三级》等贺岁京剧,也是演过即收,无法成为保留剧目,究其原因在于其与其他京剧新戏一样,达不到传统老戏的影响力。2010年,国家京剧院推出贺岁巨制大型京剧音画《国韵·至爱篇》晚会,分“爱在这方”“旷世绝恋”“爱洒人间”三个篇章。第一篇章为京胡与管弦乐协奏、京剧舞蹈、武打等宏大场面的仪式性表演。第二篇章选取“湖上情缘”“梦系春闺”“梁祝心曲”“江山美人”四段真情至爱的经典作品,将《白蛇传》《春闺梦》《梁祝》《霸王别姬》等传统戏做了全新的演绎。尾篇以串场人演唱和京剧的恢宏表演再次彰显“爱”之主题。当时声势浩大,并称有连续推出的愿望,但演完后也没了下文。上海昆剧团曾连续两年推出贺岁演出,大受欢迎,却也没有持续下去。于是,戏曲贺岁演出要么就是演老戏,要么就是陈旧的演唱会模式,无法吸引年轻观众。

     

        其实,旧时每逢年关岁末戏班都要演“封箱戏”,也就是本年度的最后一场戏。“封箱戏”是为答谢观众一年来的捧场,让观众和演员都欢欢喜喜地过年,所以喜庆、吉祥、热闹、有趣、别出心裁往往成为“封箱戏”的一大特色,与如今的“贺岁剧”相仿。而最常见的则是反串,如京剧大师梅兰芳就反串过武生黄天霸,荀慧生反串过武生十一郎。但就目前戏曲演员的普遍水准而言,要排出一场有水准的反串戏来并非易事,对于院团和演员来说都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远不如演传统戏来得轻松和实在。因而反串戏近年来久违戏曲舞台,老演老戏、老戏老演就成了常态。

     

        近年来,小剧场戏曲异军突起,其探索实验的色彩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2015年年底,北京京剧院青年编导李卓群推出小剧场贺岁京剧《春日宴》,这是继《惜·姣》《碾玉观音》两部小剧场京剧之后的第三部。剧中两条故事主线穿插、三重时空相互交叠,再加上“花脸花旦”和“红生花衫”两组风格迥异的演员,让全剧呈现出了不同韵味的两世深情,强烈的实验色彩颇得好评,但今年却没有持续下来。因而希望各剧院团重视贺岁剧目的创作和演出,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观剧选择,也为戏曲艺术赢得更多的年轻观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