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8日 星期三

    课外培训市场亟待规范

    作者:魏稳虎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8日 06版)

        【光明时评】

     

        寒假将至,不少家长又在绞尽脑汁替孩子选报课外辅导班了。课外辅导培训市场体量究竟有多大?中国教育学会日前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辅导教育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辅导机构教师规模700万人至850万人。

     

        课外辅导培训市场之所以有这么强的吸金能力,一个重要原因是需求的推动。升学考试对分数的刚性需求、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消费行为的“羊群效应”、培训机构的推介等,多重因素叠加催生出一个巨大的市场。然而,规模如此之大、影响面如此之广的市场,却隐含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呈现出相当程度的无序竞争。

     

        培训内容五花八门,难辨真伪。课外辅导培训涉及面很广,除与学校课程有关的培训外,还有以培养兴趣、提升技能之名开办的各类辅导培训班。然而,哪些内容可以培训,没有参考的标准;培训对孩子成长究竟有什么作用,不仅家长不清楚,培训机构也不完全明晓。

     

        培训质量良莠不齐,难以衡量。师资是决定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对于师资水平的认定,除培训机构的一家之言外,也没有一个科学的衡量标准。这种状况引起家长的担忧。根据调查,有三成家长对辅导机构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持质疑态度。而且,现在绝大多数辅导培训机构使用的是自编教材,这些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如何,尚无结论与标准。再者,由于影响孩子培训效果的因素很多,尽管家长和学生付出了经济和时间成本,但究竟“性价比”几何,同样缺乏真实科学的评定。

     

        培训机构小而散,既加大了运营的不确定性,又增加了家长的风险。据报道,2016年,仅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被曝光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跑路案件就有十余起,涉案金额十几亿元。课外辅导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于存在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与手段去解决。规范这些机构的运作,除了要发挥市场的自我净化功能外,还必须通过严格、科学和有效监管,遏制其野蛮生长,推动市场机制的完善和有序竞争秩序的建立。

     

        制定标准是监管的前提。课外辅导培训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对该行业设置一定的门槛,对其软硬件设置一定的限制条件。比如,针对辅导培训的内容、师资、教材、考核等制定相应的标准,对资金的使用有必要引入第三方托管。此外,明确责任是监管的保障。课外辅导培训市场目前存在“九龙治水”的困境,工商、民政、教育等部门各管一段,造成了监管的缺位,因此必须明确各自的监管职责。从实际情况来看,课外辅导培训市场的监管应以教育部门为主,进行资质条件的审核和日常监管,其他部门则应根据各自分工积极配合,规范培训机构的运作。唯此,才能保障课外培训市场的健康有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