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8日 星期三

    电影好不好看谁说了算

    作者:李春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8日 12版)

        【见仁见智】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兴起,一部电影公映后,各种评论就会蜂拥而至。比如,对吴天明导演最后一部作品《百鸟朝凤》的评价,赞扬者称“片中散发的自信、理想与尊严,令人高山仰止”;批评者则直言“简单质朴不是艺术平庸的挡箭牌”。再比如,《摆渡人》上映,面对来自公众号声势浩荡、众口一词的批评之声,监制王家卫以微博回应,又获得了诸多电影人的转发支持。在选择观看哪部电影时,有人迷信豆瓣、格瓦拉等社交软件的评分体系,有人相信朋友圈里朋友的推荐,有人看院线哪个排片多看哪个……尤其是近日,在有关“影评公信力”的争论不绝于耳之时,我们变得更加疑惑。面对如此多样的途径和选择,究竟该相信谁?电影好不好看,到底谁说了算?

     

        答案很简单,当然是观众说了算。看完一部影片,观众根据自身的感受就可自主评价。然而,个体的观影感受与个人趣味、观影偏好和观影经验有关。而且,对电影艺术来说,好不好看,不是唯一的审美标准。

     

        我们在什么意义上讨论电影好不好看,比单纯说电影好不好看更有价值。因为对任何一部影片的评价,都不能脱离电影本身的定位。我们经常提到的“艺术电影”“大众电影/商业电影”“类型电影”,类似于饮食风格,不存在唯一的评判标准。大众电影的传播范围和社会反响是最重要的;艺术电影着重表达电影的个性化和创新性;类型电影则是对电影所做的“制作工艺”和“传播-接受选择”的细分,如喜剧、恐怖片、动作片,一种类型侧重营造和强调某一类观影体验。所以,从电影定位和传播效果的角度讨论电影是否好看,这个问题才有意义,而且就有了不以具体观众好恶为转移、超乎个体感受的评价标准。大众电影的评价指标包括观众数量、大众满意度、社会价值观的统一性。如果一部影片比较小众,不能满足多数观众的心理需求,可以接受它的观众范围狭窄,电影主题和内容与社会主流价值之间存在明显分歧,即使它受到某些观众喜爱,仍然不能算是好看的大众电影。艺术电影评价的指标,更偏重电影的个性、原创性、社会价值观的差异性。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即使有大量影迷拥趸,也不能称其为好看的艺术电影。对类型电影的评价,重在考察其对类型体验的开掘,能否让观众感到过瘾且新鲜的体验非常重要。

     

        由于普通观众评价的意见往往既感性,又带有偶然性,因此,尽管个人感受对于观众来说是重要的、真实的,但并不可靠。于是,专业影评人应运而生,他们的职能是帮助产业和观众梳理出更为客观且具有权威性的评价。专业影评人的评价是否构成一种绝对统一的标准呢?显然不是。

     

        影评立场、角度与内容,通常受刊发渠道的影响。行业报刊担负沟通业内资讯和宣发功能,其影评更侧重影片推广;影迷杂志常刊登大量内幕和明星消息,观众视角的影评是其特色;主流媒体承担舆论导向的功能,影评隐含着社会评论和美学评论;学术刊物无论是深入的文本解读,还是社会思想和大众文化评论,都有鲜明的研究取向。各类影评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刊载媒体本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立场的限制。因此,网络出现之后,更为自由多样的网友自发评论,显示出突破局限的蓬勃生命力。不过,由于近年来网络水军泛滥,某些所谓专业评分网站上的打分也常遭人吐槽,其影评在观众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有所降低。

     

        观众测评的出现,是电影传播走向科学化和电影产业更趋成熟的标志。国际常见的观众测评方式有票房分析、小范围试映、影迷来信分析、放映者意见评估等,贯穿电影制片、发行和放映的每一个环节,从创意、片名、情节、演员、观影反应、广告渠道等业务环节的测试与评估,到观众结构和偏好的调查,再到电影的影响分析,甚至包括影院营销和语言翻译的评价等。测评的科学性,将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比如对于观众样本的选择是否恰当等。每一种观众测评方式,都有有效性和局限性,并不能提供一种人们想象中的“神器”,而只是帮助我们更贴近观众的需求和心理。这也是电影业变幻莫测和富有魅力的地方。

     

        对电影做盖棺定论的判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马丁·斯科塞斯说:“各种著名的和蹩脚的影片同样激发了我对电影的热情……我发现许多不出名的电影,比当时广受关注的影片更加有启发性。我只能说哪些影片感动了我、吸引了我,我也无法做到客观。”美国的“国家电影保护”项目,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198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开设一种特殊的电影保护行动,每年选出25部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和审美意义的影片作为“国家保护影片”。这个项目选择标准有一条是必须公映至少十年以上。可见,我们对电影的认识和判断,还需要时间的沉淀。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电影所副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