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和我的祖国】
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参观梁家河和中央军委无线电通讯学校办学旧址,为期两天半的行程是与历史的一场邂逅,给我留下无限遐想。在回顾历史的思考中包含着对生命的审视,也让我更加了解不同时代的青年人伴随着祖国所走过的路。
梁家河位于延安市延川县,走在去梁家河的路上,激动和好奇调动着我所有的感官。第一次踏上黄土地,最醒目的就是山,山环绕着山,山下就是农田和住宅。尽管修了公路,时常有小汽车驶过,但是,那种根植在黄土地上的辛勤劳作的情景,依然与路遥的描写如出一辙。
梁家河的路很干净,一路上,我们参观了知青淤地坝、知青故居、村史馆、沼气池。当年来的知青普遍都年龄不大个头小,但是啥活都抢着干。他们与村民同吃同住,一起住窑洞、睡土炕,忍受跳蚤叮咬,白天还要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很好的磨炼。
离开梁家河,我的脑海里不断交织着梁家河的过去与现在。时间的巨轮滚滚向前,但是这份来自梁家河知青们的赤诚之心,却依然挣脱时间的束缚给予我力量和震撼。
位于延安的中央军委无线电通讯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办学旧址,同样吸引着我们前往参观。去老校区的路不好走,泥巴粘住鞋,使得每迈一步都感觉到沉重。老校区面积很小,全都是窑洞,第一次走进窑洞的我被简单而破旧的教学器材震惊了。“半部电台起家”说的就是我国当年的无线电通讯业的状况。延安时期,我校校友钻研业务,胸怀家国情怀,为国奉献。如今,中央军委三局烈士陵园里还长眠着中国无线电通讯业的开拓者。
革命圣地延安吸引着一代代的青年人。我们到这里寻根溯源,体验当时的艰苦环境,在今昔对比中更加懂得珍惜。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思考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青年人的使命。
前几年,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提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概念,给新时期的青年人敲响了警钟。在物质繁荣、利益多元的当下,我们如果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求利益,争高低,而对外界真善美的感知迟钝乃至麻痹,对他人态度冷漠,甚至缺少爱国情怀,那么,这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有违国家和社会对青年一代的期待。这次红色之旅给了我与历史亲密接触的机会,书本上的知识和课堂里的讲授,都不如身临其境来的真切,在延安的这堂课将让我受益终身。
(作者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