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语言助推“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文化传播

    作者:王辉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25日 07版)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古“丝绸之路”既是中西方文明交流之路,也是中国文明走向世界、影响世界的重要通道。当今“一带一路”倡议是古“丝绸之路”的延续和发展,是一次重新出发的经贸联通之旅,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探索,也是一次复兴的文明交流之旅。

     

        语言作为一种软力量,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助推器。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语言交流则是民心相通的前提与保障。曼德拉曾说:“用理解之语沟通,印入脑海;用乡音之语交流,刻在心田。”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是“一带一路”朋友圈的沟通纽带。

     

        语言是推动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上传播的重要依托。中国文化走出去,离不开语言的媒介;语言本身也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语言交流往往是文化交流的第一步,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也需要语言的支持。

     

        语言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上语言版图的改变、语言的兴衰会对全球治理体系产生影响。语言是促进国际沟通和国际理解的润滑剂,是构建国际话语体系的基础,有助于扩大中国话语传播,讲好中国故事,让“一带一路”上广大民众了解人文中国、开放中国和包容中国。

     

        重视语言软力量,促进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上的传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

     

        双向交流,文明互鉴。中国语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一方面,我们要了解沿线国家的语言状况,学习他们的语言。另一方面,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因势利导,推动汉语在“一带一路”上的传播,提升汉语的地位、影响力和通用性。孔子学院应建设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服务区和加油站,发挥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作用,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包容文化多样,促进文化融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民族多样,发展程度不同,人文形态各异。我们应坚持平等交流、互相尊重、包容多样、自愿接受的原则,增强对异国文化的国际理解力,用对方易于理解的语言、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而使中国文化不仅走出去,而且走进去、融进去。

     

        重视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拉动中国文化需求。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仅靠政府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拉动作用,整合国内外企业、教育机构、华人华侨等各方面力量,从对方的需求出发来提供语言服务和文化产品。同时重视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凝练和传播,打造国外能看得懂、接受得了、喜欢得上的文化精品,满足企业、产业、学校、社区等对中国文化的需求。

     

        助力五通建设,促进民心相通。语言软力量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密切配合,才能接地气、扎根基、通民心。要通过孔子学院等机构为当地提供政策沟通与咨询,开展针对交通、通信、经贸、旅游、金融等领域专业人才的语言培训,促进教育合作和民间文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上的有效传播。

     

        (作者系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研究所所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