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前沿】
美洲大蠊是世界性卫生害虫,不仅传播多种病原菌,还会引起人体过敏反应。但是,其作为传统中药材已有悠久历史。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岳碧松指出,美洲大蠊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昆虫之一,最早收录于《神农本草经》,后《本草纲目》《本草经梳》等多有记载。研究发现,美洲大蠊提取物制成的溶液剂,具有良好的创面修复功能,在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口腔溃疡及烧烫伤等创面相关疾病疗效显著。日前,由四川大学和好医生药业集团共同承担的课题——美洲大蠊全基因组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揭示出全球首个药用昆虫美洲大蠊的基因组图谱。
岳碧松介绍说,美洲大蠊的基因组十分复杂,经过测序估算,其基因组的大小约为3.2Gb,重复序列高达75%左右,杂合率约为0.7%左右,远高于大部分其他已测序昆虫,为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带来极大困难。此次全基因组测序,进行了美洲大蠊的分子标记及基因组学研究,测定不同虫龄美洲大蠊样品,得到29.1万条转录本序列。同时,研究还首次完成了美洲大蠊基因注释等。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表示,对药用美洲大蠊的全基因组测序及组装工作,通过解读其遗传信息,分析物种经过漫长的进化历史,成功适应存活的原因,为下一步优化种源奠定基础。对基因组的进一步分析,还有助于揭示美洲大蠊活性成分有关的基因调控及代谢通路,为新药开发提供新思路。孙晓波认为,此次取得的成果,将使美洲大蠊这一中药材及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发生革命性飞跃,同时也为推进中药国际化进程贡献力量。(曹宇)